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雛中樞神經系統,以共濟失調、頭頸震顫、站立不穩為主要癥狀,非化膿性腦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2003年3月,某雞場飼養的商品肉仔雞(20天齡左右)陸續出現以共濟失調,不喜歡走動、嗜睡、頭頸震顫為特征的病例。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結合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查,初步診斷為雞傳染性腦脊髓炎。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一、流行病學調查
2003年2月25日,某雞場購進石歧雜雞苗5000只,3月12日部分小雞開始發病。最初幾天每天死亡20~50只,3月16日之后發病率及死亡率劇增。曾懷疑暴發新城疫,緊急接種新城疫Ⅳ系疫苗,5羽份/只,結果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未見降低,死亡最高的一天為210只;隨著小雞日齡的增大死亡率逐漸減少,40天齡以上的雞只除極少數頭頸輕微顫抖外,其他基本正常,累計死亡率達28%~30%。該場小雞的免疫接種程序是:1天齡頸皮下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1羽份/只;3天齡滴眼接種新支二聯疫苗,1羽份/只;8日齡飲水免疫接種傳染性囊病疫苗,1羽份/只;13天齡飲水免疫接種新城疫Ⅳ系疫苗,2羽份/只;25~28天齡肌注接種新城疫I系疫苗,1.5羽份/只。
二、臨床癥狀
發病雛雞大多數表現遲鈍,目光呆滯,精神沉郁,嗜睡,拉稀;站立不穩,不喜歡走動而喜歡蹲坐于跗關節上,驅趕可勉強走動,但腳發軟,步伐和速度失去控制,張開翅膀以保持平衡,最終倒臥一側無法站立;腿、翼,尤其是頭頸部可見到明顯的陣發性音叉式的震顫,尤其受到驚擾和刺激時表現明顯。病雛在早期仍能自行采食和飲水,隨著病情的加重就再不能走動和站立,常常倒臥在食槽旁,由于臥地得不到食物和飲水而漸漸虛脫,雖然常有啄食動作,但食量很少,同時受到雞群的踐踏,大部分病雞以死亡為轉歸。
三、病理變化
剖檢部分病、死雞,大部分腦部水腫,有的腦部有出血點;肌胃肌層中有細小灰白區。其他臟器未見有明顯肉眼病變。
四、實驗室診斷
1.病原分離:以無菌操作取具有典型癥狀的病雞的腦、肝、脾研磨成勻漿,用PBS按1∶5稀釋,反復凍融2~3次,將病料分成兩份,一份留下作為接種雞只,另一份以4000轉/分離心10分鐘,取上清液,按2500單位/毫升各加入青霉素、鏈霉素,置4℃冰箱作用3~4小時。無菌檢查合格后,尿囊腔接種8天齡雞胚6只,0.2毫升/只,于37℃溫箱培養。每天照胚4次,觀察并記錄雞胚死亡情況。
結果胚胎于24小時內死亡的占1/6,48小時死亡的占3/6,72小時死亡的占1/6,未死的雞胚占1/6。
無菌操作收集48~72小時死亡雞胚的尿囊液,并將收獲的雞胚尿囊液接種普通瓊脂斜面,置37℃培養48小時,未見細菌生長。
觀察死亡的胚體,見胚體有出血點,腦部水腫。
2.紅細胞凝集試驗(HA):反應板1~12孔紅細胞全部沉降于孔底呈圓點狀,無凝集反應。結果表明收獲的雞胚液不含可凝集雞紅細胞的病毒,因此可排除新城疫及禽流感。
3.動物接種試驗:
(1)將病料懸液肌肉注射接種45天齡雞4只(未接種過新城疫和腦脊髓炎疫苗),其中兩只肌肉注射3毫升/只,另兩只肌肉注射1毫升/只。觀察10天,結果4只雞均未見有任何臨床癥狀出現。
(2)將10天齡小雞6只平均分為2組,每組3只。取無菌檢查合格的胚液1毫升,按10的倍比稀釋至100倍,第1組肌肉注射接種0.5毫升/只;第2組肌肉注射接種原胚液0.5毫升/只;觀察14天,記錄雞只的病狀及死亡情況,結果第2組于接種后48小時3/3死亡;第1組于接種后72小時3/3死亡;出現明顯癥狀,發病初期表現為精神不振、目光呆滯、嗜睡,隨后發生進行性共濟失調,尤其是被驅趕而走動時兩翅張開以保持平衡,同時表現不能控制速度和步態,最終倒臥一側或輕癱,以跗關節著地,坐于腳踝,不愿走動,或以跗關節著地爬行,明顯的頭頸震顫。隨著病情的加劇,由于得不到食物和飲水導致身體衰弱而無法站立,倒臥于食槽旁,發出痛苦的叫聲,癥狀與發病雞群相似。接種后48~72小時,由于無法進食和飲水及雞只之間踐踏,最終歸于死亡。
(3)剖檢變化。剖檢死亡的雞只,病死雞小腦水腫、充血,腦膜上有出血點,個別雛雞大腦水腫、腦膜充血;腺胃肌層中有散在的細小灰白色壞死區;關節滑膜增厚、充血,關節囊充滿纖維素性滲出物。其他臟器未見明顯肉眼病變。
4.病理組織學檢查:取病死雞只的全腦、部分脊髓、肝臟、胰腺和十二指腸、肌胃、腺胃、心臟,進行病理組織切片鏡檢。結果是:心肌變性、瘀血、水腫、點狀出血;肝臟瘀血,肝細胞變性;腺胃黏膜點狀出血、肌層淋巴細胞浸潤,胰腺淋巴濾泡灶狀增生;小腦瘀血、水腫,大腦水腫、病毒性腦炎并伴灶性壞死,脊髓未見明顯病變。
五、防制措施
1.出現典型癥狀的雛雞立即挑出淘汰、焚燒或撲殺深埋,以減輕同群感染。
2.將原地面飼養5000只雞的欄舍用鐵網分隔成幾個小欄,把大群體分成小群體,避免發病走動不便的雞只遭踩踏,提供充足的飲水器和飼料桶,以減少死亡。
3.雞群使用0.2%過氧乙酸帶雞噴霧消毒,適當提高育雛舍的溫度,給予舒適的環境,消除各種不良的應激因素。
4.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在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E、B及硒,可起到保護神經組織和改善臨床癥狀的作用。
5.建議以后購進飼養的雞苗應選擇來自接種過禽傳染性腦脊髓炎疫苗的種雞群。
六、討論
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病理病變,結合實驗室診斷,確診該雞場本次暴發的疫病為禽傳染性腦脊髓炎。
2.禽傳染性腦脊髓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主要侵害幼禽中樞神經系統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雛雞的典型癥狀為共濟失調、站立不穩和頭頸震顫。病理變化為非化膿性腦炎。生產實踐中可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藥物治療效果作出初步診斷。
3.本病的臨床癥狀易與新城疫、馬立克氏病、維生素B1及維生素E-硒缺乏癥相混淆,應注意做好鑒別診斷。
4.目前,禽傳染性腦脊髓炎尚無有效藥物進行治療,弱毒疫苗對雛雞仍有一定的致病力,不宜用于小日齡雛雞,但對種雞而言,開產前接種傳染性腦脊髓炎疫苗,可使其產生免疫力并經蛋將母源抗體傳遞到下一代,這種抗體在雛雞體內可保留6~8周齡才消失。母源抗體可在關鍵的2~3周齡內保護雛雞不受病毒的接觸感染。因此,農戶或養殖場在購買雞苗時應選擇來自接種過傳染性腦脊髓炎疫苗的種雞場。
5.禽傳染性腦脊髓炎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接觸進行水平傳播,也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因此,種雞群在生長期接種弱毒疫苗,母雞開產前2周接種滅活疫苗,可防止病毒感染種雞并通過蛋源傳給小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