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維生素是機體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類微量營養物質。通常根據其溶解性將維生素分成脂溶性與水溶性兩大類,前者包括維生素A、D、E、K,后者包括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日糧中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時,雞會表現出各種獨特的臨床癥狀,嚴重損害雞的健康、生長和繁殖,甚至引起雞只死亡。
1病因
1.1長期采食貯存過久、陽光曝曬、發霉變質的飼料,或采食脂溶性維生素添加不足或攪拌不勻的飼料,都可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
1.2種禽缺乏脂溶性維生素,造成其后代先天性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1.3家禽患腸炎、腸道寄生蟲病和肝臟疾病時可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轉運,從而使需要量比平時增加。
1.4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破壞了腸道微生物正常菌群,抑制了脂溶性維生素的合成。如患球蟲病而用磺胺類藥物或其他藥物治療,脂溶性維生素的添加量應比正常條件下提高3倍以上,否則易引起缺乏癥。
1.5配合飼料或預混料中含水量高或含有大量的氯化膽堿和堿性礦物元素時,脂溶性維生素的穩定性將受到影響,添加量必須加大,尤其對于需要長期貯存的預混料更應如此,否則易引起缺乏癥。
2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及其缺乏癥
2.1維生素A:其主要功能是保護黏膜上皮健康,維持生殖機能,促進生長發育。雞缺乏維生素A會造成法氏囊過早消失,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皮膚、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易于通過皮膚黏膜途徑感染傳染病。雛雞維生素A缺乏一般發育不良,重癥可見流眼淚、流鼻液,眼部或面部腫脹,死亡率可達50%以上;成年蛋雞多為慢性經過,首先出現產蛋率下降,重癥也出現眼部病變,種蛋孵化率降低。
動物性飼料一般含維生素A較多;部分植物性飼料,尤其是青綠多汁飼料中則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又稱維生素A原,可在雞的腸道和肝臟中轉化成維生素A,供機體利用。缺乏時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魚肝油5ml,連用10~15天,用時每噸飼料的多種維生素用量增加到500g效果會更明顯。
2.2維生素D: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小腸上皮和腎小管對鈣、磷的吸收,維持一定的血鈣和血磷濃度;維持骨骼的正常鈣化;調節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反應,促進巨噬細胞的成熟。雛雞缺乏維生素D,常以飛節著地行走;喙、趾軟而易彎曲,龍骨變形,生長遲緩和完全停止;產蛋雞缺乏首先是薄殼蛋和軟殼蛋數量明顯增加,之后產蛋率急劇下降,種蛋孵化率也下降,龍骨變形、關節腫脹。
植物性飼料一般含維生素D較少,但其所含的麥角固醇經陽光照射可轉變成維生素D;缺乏時,每千克飼料添加魚肝油10~20ml,同時將維生素AD,粉添加量加倍,持續一段時間,一般2~3周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2.3維生素E:維生素E又叫生育酚或抗不育維生素,不僅有抗氧化作用,且有抗應激和促進免疫的功能,還能通過促進肝臟和其他器官細胞內泛醌的形成,參與機體的能量代謝過程,對很多激素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缺乏時會引起雞機體廣泛的功能障礙,導致骨骼肌、心臟、肝臟、腦、胰腺的病變和生長發育、繁殖等障礙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腦軟化癥、滲出性素質、白肌病等。
青綠飼料和種子的胚芽中富含維生素E。缺乏時每千克日糧添加維生素E40mg、亞硒酸鈉0.2mg、蛋氨酸3~5g,連用2周。與此同時,改善飼料配方,多用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飼料,如苜蓿草粉、糠麩、玉米蛋白粉、酵母等。
2.4維生素K:維生素K與機體的凝血作用有關,缺乏時會導致凝血時間延長,全身性出血,嚴重時可出現死亡。維生素K缺乏癥很少見于成雞,主要見于雛雞。雛雞可因輕微擦傷或創傷而血流不止,血凝時間延長,甚至引起死亡;嚴重者可因過度貧血或肝、腎、脾等內臟器官出血不止而突然死亡。
豬、羊的肝臟及綠葉植物中含維生素K較多,雞消化道內的微生物亦有合成維生素K的能力。雞群出現維生素K缺乏癥時,每千克飼料中添加10~20mg維生素K3,飼喂一段時間可使血液凝固恢復正常。個別病重雞可用維生素K3肌注治療,連用2天即可康復。
總之,如發現雞群缺乏脂溶性維生素時,最好對飼料進行化驗,并根據化驗結果給予適當補充,如系其他疾病引起或由管理不當所致,應及時改善飼養管理,消除病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