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雛雞白痢是一種傳染病,造成雛雞死亡育雛成活率低,養雞成本增加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該病所造成的損失與種雞場本病凈化程度,雞群飼養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是否得當有著直接關系。對雛雞白痢進行綜合防治,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1流行特點
本病發生,尤以2~3周齡雛雞的發病率為最高,其病原主要是雞沙門氏桿菌,常呈流行性發生,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各種年齡,不同品種的雞都可感染。但以褐羽雞產褐殼蛋的雞種易感性最高,而白羽雞產白殼蛋的雞種抵抗力稍強。
21臨床表現
出殼后感染的雛雞5~6日齡開始發病,在2~3周齡的雛雞發病和死亡高峰。嚴重污染的種雞場其后代白痢,可造成雛雞20%~30%死亡,甚至更高、最急性型無任何癥狀而突然死亡,稍緩的表現為精神沉郁、絨毛松亂、兩翼下垂、低頭縮頸、閉眼昏睡、怕冷而擠擁在一起,病初減食,而后絕食,多出現軟嗉囊,同時腹瀉、排出白色漿糊狀糞便,肛門周圍絨毛被糞便污染,由于排便數多肛門被干燥糞便糊住,病雛因排便困難疼痛而發出"吱吱"呻吟聲和努責狀,最后因呼吸困難及心力衰竭而死亡,病程短的1d,一般4~7d,3周齡以上發病的很少死亡,搞好防治工作可使病雛逐漸減少,還能達到較滿意的育雛存活率,但其生長發育不良成為慢性帶菌患者。
3病理變化
病程稍長的病雛,可見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磚紅色條紋,卵黃吸收不完全,呈油脂樣或干酪樣。
4防治
4.1預防
4.1.1做好育雛前準備工作,育雛室進行高錳酸鉀煙熏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潮濕。
4.1.2注意保持育雛室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換氣工作、適時給雛雞加水加料,并給予充足的光照,讓雛雞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4.1.3從種雞場入手,切斷白痢病經卵傳染途徑。
4.2治療
4.2.1在保持飲水(溫開水),飼料(蒸小米)清潔新鮮的基礎上,在雞白痢易感日齡期加入適量土霉素拌料。
4.2.2雛雞進入育雛室后,用1%的痢特靈藥液飲水。
4.2.3發病時常用的藥物有磺胺甲基磺胺增效劑、慶大霉素、氯霉素、環丙沙星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