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正常情況下,平養羅曼蛋雞的破蛋率在0.5%~0.8%,籠養雞的破蛋率在0.3%~0.5%,若超過1%,則屬異常,應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1保障供給營養平衡的飼料
尤其要注意飼料中鈣、磷、錳及維生素D的含量。鈣是骨骼和蛋殼的主要成分;成雞缺鈣會引起蛋殼變薄,甚至無殼;如果繼續得不到補充,則會動用骨骼中的鈣,從而引起腿骨變軟,出現癱瘓。鈣和磷有協同作用,產蛋雞在磷缺乏和過多時都會出現蛋殼變薄、破蛋率增高的現象。錳對蛋殼強度有較大影響,成雞缺乏錳時,產蛋率下降,蛋殼變薄,軟殼蛋增加。維生素D3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腸道對鈣的主動吸收,缺乏時同樣會影響蛋殼的形成和硬度。因此,飼料中要注意鈣、磷的含量及比例,同時適當補充錳和維生素D。雞每產一枚蛋需要鈣4~4.5g,于開產前2周即可開始補鈣,含量3%~3.5%,產蛋前期提高至4%~4.5%,產蛋高峰期達5%~7%,以下午16∶00~18∶00補鈣為好,可將全天補鈣量的2/3留在午后喂,要粉狀與塊狀相結合。鈣磷比例一般以2∶1為宜,產蛋高峰期可達到5∶1或6∶1。若飼料中缺乏錳,可用無機錳鹽如硫酸錳、高錳酸鉀、二氧化錳等作為添加劑。舍飼家禽無陽光照射時會缺乏維生素D3,魚肝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3,可酌情添加。
2雞舍內環境溫度要適宜
產蛋雞的適宜溫度為13~23℃,最適溫度為16~21℃,冬季不得低于8℃,夏季不得高于30℃。尤其是高溫會影響到蛋殼腺鈣鹽的沉積,從而造成蛋殼質量下降,破蛋率增高,應及時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同時可在飲水中添加0.03%的維生素C。另外,還可用0.25%的碳酸氫鈉取代0.15%的食鹽。
3慎重使用藥物
為了預防疾病,往往要在飼料中添加一些藥物,但有些藥物如磺胺類和某些抗球蟲類藥物會抑制子宮腺上皮細胞內碳酸酐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到蛋殼的形成。產蛋雞群的藥物使用必須考慮到該藥物應具有高效、無殘留、無毒副作用,現提倡使用中草藥添加劑,既可克服藥物殘留問題,又增強了體質,同時還可改善蛋的品質。
4確保雞群健康
絕大多數群發病和少數單發病都可能會引起產蛋雞的產蛋率下降和破蛋率增加,因此,飼養好各個階段的雞群同時做好免疫接種和防疫消毒工作,以增強雞體的抵抗力是重中之重。
5盡量避免應激因素的發生
應激是指對雞體健康有害的一些征侯群。引起應激的因素很多,如氣侯因素、營養因素、人為因素或機體的內在因素,這些因素對于雞只的實際表現是抗病力降低、敏感性增強,產蛋雞還表現為產蛋率降低、破蛋率增加等。任何環境條件和飼養管理措施的突然改變,都可能引起雞只發生應激反應。因此,在養雞生產中應做到:保持雞舍內外環境安靜,在操作時動作要輕,各種工具放置要牢穩,防止翻倒造成驚群,門窗打開或關閉時都要固定好,尤其在刮風時要避免門窗劇烈晃動;抓雞、轉群、免疫應盡量安排在晚上進行,而且動作要輕,盡量不使雞大聲尖叫,減少無關人員和動物進入雞舍;飼養員、技術員要穿統一的工作服,避免雞只因看到不同顏色的衣服而產生恐懼感。
6加強管理
6.1注意飼養密度。地面平養時,5~5.5只/平方米;網上平養,7~8只/平方米;籠養時,每只雞占籠底面積450平方厘米左右。
6.2平養雞產蛋箱數量要充足。在雞群開產前兩周放置產蛋箱,箱內鋪干凈柔軟的墊物,一般每5只雞放1只產蛋箱。產蛋箱要盡量勻開放置,放在墻角或光線較暗、通風良好、母雞常去的地方。產蛋箱的門和內部容積不可太窄,要易于雞進出,并能在內自如地轉身,一般規格是長40cm、寬30cm、高35cm。
6.3產蛋籠結構要合理;\養雞籠底坡度不可太陡,鐵絲不可太粗,底網鐵絲不能脫焊、斷裂或兩個網片之間連接不嚴密,集蛋槽連緣還可設緩沖墊,籠底還可加塑料底網。
6.4增加每日撿蛋次數。一天中的產蛋高峰在日出后3~4小時內,因此每天上午尤其要勤撿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