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保溫防寒不忘通風冬季氣候寒冷,而舍內需要的溫度與外界氣溫相差很大。既要通風換氣,又要保持舍內溫度,形成了矛盾,這也是冬季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雞舍要求防寒性能好,達到保暖的要求。特別要嚴防仔雞低溫造成扎堆擠壓致死的現象發生。
一般情況下,6日齡開始通風,并隨日齡增加,加大通風量,使雞群有足夠的氧氣。雛雞入舍前3天,將舍內溫度控制在34.5℃~35℃。雞入舍后,升溫1℃~2℃。第一周溫度在35℃~36℃為佳,此時雞只狀態佳,精神活潑,分布均勻,活動自由,飲食正常。同時,應注意雞只的變化,及時調溫,若雞只聚群,“嘰嘰”顫叫、縮頭等,說明溫度過低,應提高舍內溫度;若出現張口喘氣、頻繁喝水等,說明溫度過高,應降低舍內溫度。在2周齡時降到30℃~32℃,在3周齡時降到26℃~28℃,再用1周時間降到恒定溫度23℃。
除濕保干不忘排氨氨氣能強烈地刺激雞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通常會對肉雞造成下述危害:雞群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口腔液體黏稠,渴欲增加。重癥雞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涕,流眼淚,角膜發紅,直到死亡。因舍內氨氣蓄積,氧氣相對缺乏,加上天氣寒冷,雞的代謝率增高,對于生長快速的肉雞,容易引發腹水綜合征。為了防止氨氣對肉雞的不良影響,必須抓好以下飼養管理工作:鋪設的墊草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時盡量減少灑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濕墊料;如果雞舍內濕度過大,應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及潮濕的墊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劑來降低雞舍內的氨氣濃度。
強化飼養不忘防病根據肉雞不同的生長階段,按飼養標準配制日糧。由于冬季氣溫較低,肉雞的熱量消耗較大,配制日糧時可適當提高飼料中代謝能的標準,而適當降低飼料中蛋白質的比例。同時要特別注意日糧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滿足其需要。飼料應現拌現喂,防止冰凍。有條件時可以喂熱料,飲溫水。所配飼料的原糧必須無霉變、無雜質,以防誘發呼吸道疾病。
做好預防疾病的工作,當肉雞體質較弱,抵抗力下降時,一些疾病的發生還可并發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同時,要做好有關疾病的防治工作。防治原則應采取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綜合措施。建立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搞好環境衛生,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生產場,制定科學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強對種雞的監控和凈化。冬季飼養肉雞一定要解決好通風和保暖的矛盾,保持舍內空氣質量,加強衛生管理,合理用藥,這樣發病率就會大大降低,保證肉雞的生長和生產,從而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加強管理不忘常規要采取措施解決好形成胸囊腫的突出問題,如為籠養或網上養,可在籠底或網底部加一層軟軟的橡皮條,以防止雞的胸部直接與尖硬的鐵絲等接觸,以避免造成胸囊腫。
網上平養的肉雞群易發生非傳染性呼吸道病,尤其是25日齡左右的肉雞以冬季時易發。該病的病原不是細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蟲,而是飼養管理不善的結果,所以平時做好溫度、濕度、通風及光照等常規的管理是防治疾病發生的前提條件。
控制環境不忘衛生首先,應從健康種雞場引進雞苗,嚴防經垂直傳播帶進病原體。其次,是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并定期消毒,嚴防水平傳播疾病。同時,定期監測相鄰雞場及本地區有無疾病疫情的發生,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定期監測本場雞群的健康狀況,出現疫情及時處理。第三,堅持帶雞消毒,消滅鼠害,嚴防鼠害傳播疾病。死雞要作燒埋處理,病雞與健康雞要進行隔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