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引種須知
1、雞的生物學特性:雞在動物學上屬于鳥綱,具有鳥類的生物學特性。近一百年來,由于人們的不斷培育和改善其環境條件,尤其是近幾十年,隨著現代遺傳育種、營養化學、電子物理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之生產能力大大提高。改造后雞的生物學特性即是雞的經濟生物學特性。
(1)新陳代謝旺盛:成年雞的體溫是41.5℃,每分鐘脈搏可達200-350次,因此雞的基礎代謝高于其它動物,生長發育迅速、成熟早、生產周期短。
(2)繁殖力強:雞是卵生動物,繁殖后代須經受精蛋孵化。母雞的卵巢在顯微鏡下可見到12000個卵泡。高產蛋雞年產蛋已超過300枚,大群年產蛋280枚也已實現;公雞的繁殖能力也是相當強的,公雞精液量雖少,但濃度大,精子的數量多且存活期長,一只公雞配10-15只母雞可以獲得較高的受精率,雞的精子可以在母雞輸卵管中存活5-10天,個別可存活30天以上。
(3)對飼料營養要求高:一只高產母雞一年所產的蛋重量達15-17公斤,為其體重的10倍,由于雞口腔無咀嚼作用且大腸較短,除了盲腸可以消化少量纖維素以外,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纖維素,所以,雞只必須采食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飼料。
(4)對環境變化敏感:雞的視覺很靈敏,一切進入視野的不正常因素如光照、異常的顏色等均可引起“驚群”;雞的聽覺不如哺乳動物,但突如其來的噪聲會引起雞群驚恐不安;此外雞體水分的蒸發與熱能的調節主要靠呼吸作用來實現,因此對環境變化較敏感,所以養雞業要注意盡量控制環境變化,減少雞群應激。
(5)抗病能力差:由于雞解剖學上的特點,決定了雞只的抗病力差。尤其是雞的肺臟與很多的胸腹氣囊相連,這些氣囊充斥于雞體內各個部位,甚至進入骨腔中,所以雞的傳染病由呼吸道傳播的多,且傳播速度快,發病嚴重,死亡率高。不死也嚴重影響產蛋。
(6)適合規模飼養:由于雞的群居性強,在高密度的籠養條件下仍能表現出很高的生產性能。另外雞的糞便、尿液比較濃稠,飲水少而又不亂甩,這給機械化飼養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雞的體積小,每只雞占籠底的面積僅400平方厘米,即每平方米籠底面積可以容納25只雞。所以在畜禽養殖業中,工廠化飼養程度最高的是雞的飼養。
2、不同品種雞的分類:目前世界上已知雞的品種就有2000多個,而且每個品種又有好幾個變種。不同品種反映出不同的體質類型、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生產性能和經濟用途。為了便于研究和實用,人們常將雞的品種加以劃分,通常的分類方法有:
標準分類法:本世紀50年代前,按國際上公認的標準品種分類法將雞分為類(按原產地區)、型(根據用途)、品種(根據育種特點)和品變種。
現代分類法:為適應近代養禽業的產展,按經濟性能分類,又可分為蛋用系和肉用系(即蛋雞系和肉雞系)。
(1)蛋雞系:產要用于生產商品蛋。根據蛋殼顏色的不同分為白殼蛋雞系和褐殼蛋雞系。其特點是:一般體型較小,體軀較長,后軀發達,皮薄骨細,肌肉結實,羽毛緊密,性情活潑好動。一般年產蛋可達270-300枚。
(2)肉雞系:主要通過肉用型雞的雜交配套選育成肉用仔雞。特點為體型大、體軀寬且深而短,胸部肌肉發達,外形象一個方筒狀;冠小、頸短而粗,距短骨粗;肌肉發達,性情溫馴,動作遲緩,生長迅速且容易肥育,一般飼養6-7周齡體重即可達2公斤以上。
(二)我國引進國外蛋雞品種介紹
我國引進的主要蛋雞品種:
(1)羅曼褐:德國羅曼公司育成,屬中型體重高產蛋雞,四系配套,有羽色伴性基因。
(2)伊莎褐:法國依莎公司育成,屬四系配套中型體重的高產棕殼蛋雞。具有較好的抗熱性能,是當前世界主要高產蛋用雞種之一,有羽色和快慢羽兩個伴性基因。
(3)羅斯褐:英國羅斯公司育成,屬高產蛋雞,適應性強,抗逆性表現較好。有金銀色和快慢羽兩個伴性基因。
(4)迪卡?沃倫(褐):是由美國迪卡布家禽育種公司培育的一種優良褐殼蛋雞。四系配套,有羽色伴性基因,能自別公母。
(5)星雜579(褐):又名S579,由加拿大謝佛公司育成。該雞具有羽色伴性遺傳,可根據羽毛不同顏色識別公母。
(6)海賽克斯(褐):荷蘭成尤里布德公司培育的中型褐殼蛋雞。具有羽色伴性基因。此雞性情溫順,好管理,抗寒性強,抗逆性好且具有產蛋高峰期長,破殼蛋少的特點。但耐熱性較差,適宜在北方寒冷地區飼養。
(7)海蘭褐:美國海蘭國際公司培育的中型褐殼蛋雞。該雞性情溫順,適應性好,開產早,產蛋高峰來得早且持續期較長,具有羽色伴性基因。
(8)星雜288(白):又名S288,是加拿大謝弗公司育成的。體型、毛色與白來航雞相似,但體重較輕。此雞具有耗料少、產蛋多、蛋較重、不抱窩等特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