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地養雞就是在山坡上搭棚建舍,將雞放養于果林中。其有明顯的自身優勢:因放養于果林帶下,覓食草蟲,減少飼料投入,降低成本;空氣清新,多曬太陽,運動充足,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減少污染,使資源循環利用;雞肉質結實,品質鮮美細嫩,帶有土雞風味,市場銷路好。從生產實踐看,山地養雞應掌握好如下幾個環節。
1選好場地,搭好雞舍
養雞場地應遠離住宅區、主干道,環境僻靜、安寧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質以沙壤為佳,有清潔的水源,無污染,無獸害。
找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平地,搭建座北向南雞舍。雞舍搭建不能過于簡陋,冬天可御寒,能保溫,夏天能通風散熱,能擋風,不漏雨不積水。既能保證雞生長發育、棲息所需的空間,又便于飼養員的操作。
備全飲水器、料槽、保溫設備等設施和用具。
2適度的飼養規模
養殖戶應根據場地、人力和經濟狀況等條件考慮適度的飼養規模,放養規模一般以每群1500-2000只為宜,過大不易管理、不易放養,過小成本高、收益低。
3選擇品質優良、健康的雞苗
健康雞苗是培養健壯無病雞群的基礎,應從健康無病尤其是無傳染性疾病的種雞場中購進雞苗,切勿去那些不符合孵化衛生管理要求的孵化場購進雞苗,或貪圖便宜購買來源不明的雞苗。選擇強壯活躍,叫聲清脆,腹部收縮良好,臍環閉合無血跡,絨毛整潔光亮,足有力,頭大,喙短而粗、眼有神,雙翼緊貼身軀的雞苗。選擇適合當地飼養習慣和市場消費需求的品種。
4嚴抓飼養管理
4.1育雛
4.1.1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進雛前一周,要把育雛舍徹底打掃,鋪好墊料,經嚴格的噴霧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后,方可進雛。
4.1.2注意開食和開水。雛雞在長途運輸后,極易脫水,進舍后應先飲水,水中加適量電解多維和紅糖,以補充電解質和增強體質,2天后添喂抗菌藥物,如在料中加入0.02%的痢特靈和0.01%的氟哌酸,0.02%的敵菌凈,以防白痢桿菌病、球蟲病等。
4.1.3注意育雛溫度。育雛前3天35℃,第4-7天33℃,從第2周起每周降溫2-3℃。溫度過高易引起雛雞上呼吸道疾病、飲水多、消化不良、啄癖等;過低則造成雛雞生長受阻,白痢桿菌爆發,扎堆壓死。要防賊風。
4.1.4要有燈光照明,利于晚間采食,防鼠害。
4.1.5隨雛雞長大,可在舍外用網圈圍,擴大雛雞活動范圍,為放養打好基礎。育雛期間,盡可能讓雞多采食,爭取育雛最大體重。
4.2放養管理
初訓的2-3天,因脫溫、放養等影響,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以防應激;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飲水器,作為補充飲水,因雞接觸土壤,水易污染,應勤換水;堅持放養定人,喂料定時定點的日常管理;勤觀察,注意雞糞是否正常,及時發現行動落伍、獨處一隅、精神萎靡的病弱雞,并隔離觀察和治療;刮風下雨天氣停止放養,防止淋濕羽毛而受寒。
另外,應采用全價配合飼料。
5搞好環境衛生、嚴格防疫
山地養雞因接觸外界與土壤,雞接觸病原菌的機會多,對雞的疫病防治增加了難度,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
5.1搞好環境衛生
每天清除舍內外糞便;對雞糞。污物、病死雞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定期用2%-3%燒堿或20%石灰乳對雞舍及場地周圍進行徹底消毒(也可撒石灰粉),除用消毒藥外,還應用殺蟲藥滅蚊、滅蠅、滅鼠等。
有些專業戶衛生知識差,對疾病的發生認識不夠,甚至少數養雞戶的雞群發病后,死雞隨處丟。另外,過分依賴疫苗接種,而完全忽視搞好環境衛生,這些都是錯誤的。
5.2做好疫苗接種和疾病控制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疫苗,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現,及時驅除,也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球蟲藥物如氯苯胍、抗球王等,以預防和減少球蟲病發生;嚴禁外來人員往來。
6實行“全進全出”制
一批雞全部出欄后,對場地和用具進行徹底清掃,消毒。有條件的,每飼養兩批雞要變換場地,并對舊場地進行消毒,新舊場地距離不能太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