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要養好山雞、孵化育雛是成敗的關鍵。
1、選蛋。種蛋要符合品種要求,蛋的大小適中,蛋形正常(橢圓形)色澤鮮艷,最好是不超過10天的種蛋。
2、種蛋消毒。種蛋消毒劑相當廣泛,但大多只能對蛋殼表面的病原菌起作用,而我們選用抗生素藥液浸泡種蛋,不僅能殺死蛋殼表面細菌還能殺死蛋殼內經蛋傳遞的雞白痢、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等病原體、效果遠遠超過其他方法。其配制方法是在水盆中加入25公斤30℃溫水,然后放入80萬單位青霉素8瓶、100萬單位連霉素15瓶溶于水中、再將種蛋放入浸泡2至3分鐘后取出晾干入孵,這樣可以提高孵化率,健雛率和成活率。
3、控溫。根據胚發育情況、應采取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雛稍高的控溫方法。即種蛋入孵前將孵床預熱后再將種蛋放入孵床。蛋溫控制在37℃-38℃之間,入孵后7天控制在38.8℃,15-20天控制在38℃-38.5℃,21-24天控制在38.5℃-39℃。
4、翻蛋。翻蛋可使胚胎發育運動、更換位置、受熱均勻以及促進代謝。種蛋入孵前通過消毒浸洗。其水分多,為提高蛋溫使表面受熱均勻以及蛋面水珠凝結,第一天應翻蛋3-4次,以后每8小時翻1次,翻蛋角度為180度,直至20-24天時停止翻蛋。
5、照蛋。一般照蛋3次,入孵5天后開始照第一次。及時檢出無精蛋、死精蛋、無精蛋蛋中透明只有中間1小黑點或通光透明,并可看到許多沙眼,死精蛋無血絲。第二次照蛋在第11天,正常為半部黑色、死胚表現不完整。第三次在第19天、活胚可見發育正常、血管在蛋的小頭合攏、在氣室中可見黑影閃動、死胚可見氣室和蛋下身部兩頭發育有殘余血管和死胚的陰影。
6、濕度。孵化期濕度要控制兩頭高中間低為好。前期相對濕度為60%-65%,中間為55%-60%,后期為65%-68%,出雛時更應注意應為70%-75%,因后期濕度低會影響出雛質量。
7、晾蛋。晾蛋主要是助于胚胎散去多余的熱以達到短時間內降低蛋溫而適應胚胎的發育,特別是中后期胚胎逐日增大,體內物質代謝加強,從而產生大量的生物熱,此時的熱可足夠供應胚胎發育外,還有多余熱、如此墊不散發出去會使胚胎發育受到影響。孵化至12天后開始晾蛋、晾蛋時間適蛋溫高低而靈活掌握,一般用眼皮試溫較為準確,因孵化溫度與人體溫相似,只要將種蛋往眼皮上靠感到微熱即可繼續入孵。
8、噴水。噴水是提高出雛率的關鍵措施之一。入孵21-24天的胚蛋應噴水,水溫在35℃-38℃之間,噴水是促進蛋殼鈣化、雛雞易破殼、出雛整齊減少死雛、適情況而定一般每天噴水1-2次,出雛一般在23-24天全部出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