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犢牛屈腱攣縮癥俗稱“栽蹄”、“滾蹄”。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將會導致殘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響其經濟價值,甚至喪失生產能力。
1癥狀
犢牛先天性屈腱攣縮較輕的,常以蹄尖負重,行走時容易猝跌,球節腹曲為特征。嚴重癥則球節基本不能伸展,球節前面接觸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攣縮,初以蹄尖負重,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蹄踵增長,呈木腳姿勢,球節向前方突出。如果不加矯治,常引起創傷,損傷關節,并發化膿性關節炎。
2治療
2.1將患肢的球節拉開,使蹄面完全著地,用夾板、繃帶加以固定。
2.2如果癥狀較重時,除上述方法矯正外,還應靜注10%葡萄糖酸鈣40毫升,同時肌注亞硒酸鈉-VE及VBl各10毫升,每天1次,連續3~5天即可治愈。
3體會
3.1該病矯治宜早,越早效果越好。
3.2夾板制作應精細。每個患肢需夾板四塊。材料以板形竹片為宜。厚度2~3毫米,寬度為2~3厘米(太厚沒有彈性,不易固定,太薄則支持力不夠)。竹板兩頭削成橢圓形,竹板內面四周削成光滑的斜面。然后將四塊竹片分別緊貼于球節的前、后、左、右四面的陷處,然后用長布條平行緊密纏繞固定,最后將余端分叉系緊即可。
3.3固定后應于每天上午將布條松開1次,時間15~30分鐘,促其關節放松,以利功能恢復,然后重新綁好。3天后取掉夾片,讓其試走,觀察效果。如其行走自如,即已痊愈,否則需繼續矯治。
3.4靜注葡萄糖酸鈣時針頭不可太粗,以7號針頭為宜,慢推。
3.5該法治療屈腱攣縮癥一般2~3天可恢復正常。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