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奶牛是一種高產動物,在保證營養全價平衡的前提下,要力求飼料品種多樣化和適口性好,但不能因為追求奶產量而過多添加精飼料。其日糧一般要由3~4種以上的青粗飼料(干草、青草、青貯飼料等)及3~4種以上的精料組成,各個生理階段的飼喂要點如下:
干奶期(干奶到產前15天)
目標:盡早使母牛停止泌乳,乳房恢復正常為此,在滿足母牛營養需要前提下盡量不喂青綠多汁飼料和副料,日糧以粗飼料為主,在保持適宜的纖維攝入量的基礎上搭配一定的精料,精料給量根據粗料品質及體況調整,一般在3~4公斤。精、粗飼料比為25∶75,日糧物質應占體重的2.0%~2.5%,對于體況偏瘦的母牛,可適當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尤其是能量飼料,增加優質粗料對于體況偏肥的母牛,可限制精料用量,增加中等質量粗料的投入,但要注意礦物質平衡。
圍產期(分娩前至分娩后15天)
日糧干物質應占體重的2.5%~3%,精、粗飼料比為40∶60。分娩前15~34天,因采食量較低,但所需營養因胎兒的急速增長而增加,為此,應提高飼料濃度,增加蛋白質與能量的供應。產前一周根據食欲慢慢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增加0.5公斤,使瘤胃適應產后高精料的飼喂,以優質的粗料為主,產前一周肌注維生素D3,15毫升/頭,并加強運動增加光照,可防止產后胎衣不下及癱瘓等疾病的發生;產前采用低鈣日糧,嚴禁日糧突變,控制食鹽喂量,分娩后,應喂以麩皮湯(麩皮1公斤、紅糖2公斤、礦劑100克、溫水10~15公斤),以緩解產犢疲勞及分娩所失水分,還可預防胎衣不下及癱瘓。對健康正常的分娩牛,應讓其自由采食青干草,盡量避免喂過多的青貯玉米料;從分娩后第4天開始,配合精料按每日0.5公斤遞增,使奶牛以后的11天內,日采食精料量達到10公斤,這樣不僅能減緩分娩母牛在產后15天內體重的下降,而且對提高產奶起到促進作用;禁止飼喂副料、塊根料及綠料,以優質粗料及精料為主。根據食欲逐步增加精料,每天增加0.25公斤,掌握精粗比55∶45,不得超過60∶40。
泌乳早期(產后16~100天)
泌乳早期產奶量上升,以"料領著奶走",到產奶量不再上升或食欲飽感狀為止。精粗比從55∶45逐漸過渡到60∶40左右,但不能超過60∶40,日糧干物質占體重的3.5%以上。這一時期產量最高,但牛的采食高峰來得較晚,故有一段營養負平衡、體膘下降時期。這一時期,既要產量又要體膘。為此所有飼料都要挑選優質的,特別是粗料和精料。根據食欲精料逐漸增加。但每天精料增加不超過0.5公斤,防止瘤胃酸中毒,這一時期需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緩沖劑如小蘇打等,以緩解高產帶來的一些代謝病。日糧濃度要穩定,強調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適當供應副料、塊根料及綠料,三種飼料總量不超過40公斤/頭/天。在運動場適當放粗料和礦物鹽,同時,在舍內外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
泌乳中期(產后101~200天)
這一時期,一方面多數奶牛產奶量開始逐漸下降,另一方面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達到高峰。為此,這一階段應根據奶牛的產奶量、體重,每周或隔周調整精料喂量,逐步達到精、粗飼料比為40∶60。日糧干物質占體重的3%~3.2%。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充足的飲水,加強運動,以及正確的擠奶方法和乳房按摩。
泌乳后期(產后210~305天)
泌乳中后期,奶牛大多數已受孕,由于受胎盤激素和黃體激素的作用,產奶量開始大幅度下降。這個時期應按體重和泌乳量隔周調整精料喂量一次。日糧盡量以粗飼料為主,精、粗飼料比為30∶70。日糧干物質占體重的3%~3.2%。為使產奶量下降慢一點,體膘恢復上去,飼料的用量應跟著產奶走,即營養水平始終要超過需要量。在干奶前半個月進行隱性乳房炎檢測治療,同時做好與保胎有關的工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