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發病情況
2003年10月1日,奶牛場新購進300多頭奶牛,進入隔離圈后第1天就開始發病,第2天發展到12頭,第3天發展到33頭,第4天已發展到152頭,發病率為50.7%,癥狀以羞明流淚、角膜混濁、充血、腫脹為主。經臨床及實驗室檢驗,診為奶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二、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3~7天,病初奶牛的患眼羞明、流淚,眼結膜潮紅、充血、腫脹、疼痛,眼瞼半閉合,呆立。大量流淚使頰部有淚痕。角膜或鞏膜為深紅色。
癥狀出現2~3天后,角膜中央及附近出現直徑2~3毫米的環形小白斑,不透明白斑擴大,突起,患部周圍角膜粗糙、增厚、混濁。分泌物呈膿性,眼瞼閉合。
在癥狀出現4~6天后,急性炎癥緩和,從角膜周邊部開始發生血管擴張和增生,新生血管至角膜中央,角膜變化減弱,逐漸不透明,病程一般為20~30天,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失明。
三、實驗室檢驗
1.病料采集
發病初期采集結膜囊內的分泌物、眼液作為病料,置肉湯中立即送檢。
2.鏡檢
將采集的病料直接涂于載玻片上,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染色陰性球桿菌,有夾膜,不形成芽孢,不運動,雙鏈,偶見有3~5個相連的短鏈。
3.分離培養
用鉑耳接種針鉤取少量病料標本,劃線或涂布接種于巧克力瓊脂平板,置37℃培養24~48小時。本菌可生長形成圓形、邊緣整齊、光滑、半透明、灰白色的菌落。如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呈P溶血。
4.動物接種實驗
病料標本或培養物涂擦于小鼠的結膜囊內,經2~3天,接種動物發生結膜炎。
5.藥敏試驗
選用了土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青霉素等藥物,置37℃培養18小時。結果對土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青霉素均高度敏感。
根據臨床癥狀、細菌的分離培養、形狀觀察、動物接種試驗等,診斷為奶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四、防治措施
發現病牛立即隔離,徹底清除廄肥,嚴格消毒,集中飼養,避免日光、塵埃和昆蟲的刺激。對病牛進行如下處理:
1.2%~3%硼酸液沖洗患眼,拭干后用0.25%氯霉素或0.5%土霉素滴眼,每日2次,連續使用7天;角膜感染嚴重的,局部用5%硝酸銀,以防穿孔。
2.四環素20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續注射7次。
3.較嚴重病例,用1%普魯卡因2毫升,氫化可的松10毫克,青霉素5~10萬IU作結膜下注射,隔天1次,連續注射3次,有較好效果。
4.土霉素治療特別有效,計量為10毫克/千克體重,用0.1%生理鹽水1000毫升溶解,1次靜脈注射。
五、小結與討論
此牛場防疫條件好,在購進此批牛之前,已進養過數批牛,均未發生此病,因此不存在內部病原的可能性。根據奶牛運到此場時,即發現病例的情況,可以斷定此次奶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引起,主要是長途運輸過程因中風、塵土、強光等因素的刺激而誘發本病,致使本場的152頭奶牛發病,由于采取措施迅速,使該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無1例死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