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模式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倡導和鼓勵推行養殖小區標準化生產,是全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養牛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性舉措。項目區自推行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以來已初具規模,一個個牧業小區,在全市各鄉鎮到處可見,并發揮了它的生產示范作用。但是,通過小區建設的實際運作,也發現有許多方面還應盡進一步加強管理與完善。為了促進小區的健康發展,實現標準化、生態化,建設一個有系統、有規模,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高效益的生產體系,課題組針對肉牛集約化生產小區建設的技術標準提出幾點建議。
1做好規劃設計
在肉牛小區規劃設計中,應該重點考慮以下內容:小區的位置,要遠離村屯和干線公路1km以上,做到人畜分離,避免人與畜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危害;畜禽種類分離,肉牛小區要和其它畜類小區相隔離,以防互相傳播疾病;考慮適當規模,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飼養。
2完善配套體系建設
2.1配套體系包括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水、電路、綠化、環保和防疫滅病等。
2.2飼料供應體系包括粗飼料、青綠飼料、飼料儲存設施、安全飼料原料生產等。
2.3疫病防治體系包括疫病防治規程、獸藥使用規則等。
2.4技術服務體系包括飼養管理技術、飼料調制加工技術。
2.5治安管理體系包括日常管理、治安管理等。
2.6環境衛生體系包括排水設施、糞便堆放和處理場地。
3牛舍的建設要求
牛舍建設要求冬暖夏涼,尤其要注意冬季防寒問題。大力推廣冬季塑料暖棚養牛新技術。
3.1牛舍應為磚瓦結構建筑,舍高2―2.2m,跨度5~6m,長度隨養牛多少而定。每頭牛占暖棚面積4.18平方米,舍頂為三角架起脊式,前后坡比例為1:3,即前坡短后坡長。墻壁厚度一般在45cm左右。
3.2窗戶的要求:前窗一般高80cm,寬度60cm,窗間間隔60―80cm。后窗一般只留兩個,每個寬50cm,前后窗底線與地面高度分別為lm和1.5m。天窗設在沿前坡寬0.8~1m的前沿中并打造成若干“田”字格。在靠近牛舍兩頭的天窗,要做成可以自由開啟的窗扇,以調節溫度、濕度及通風換氣。
4加強小區的組織管理
在小區的組織管理中,開展聯戶經營或股份合作經營,小規模的群體集中起來統一建舍、統一標準、統一飼養、統一管理、統一草料、統一防病、統一銷售、統一核算;或者在小區內,分散飼養,分戶所有,各自核算。
5建立飼草飼料基地
在舍飼的前提下,飼草飼料的供應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要根據飼養規模按比例而定種植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人工種草和紫花苜蓿等建立人工割草地來滿足飼草飼料的供應。
6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
肉牛實現集約化生產小區飼養管理后,必須充分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包括品種改良、日糧配方、畜舍環境控制、疫病防治等。另外,對小區要制定優惠政策,在財力、人力和土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保證小區健康發展,生產出更多的優質牛肉,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