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收治前胃炎病牛28例,其中耕牛15例,奶牛10例,犢牛3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愈19例,死亡9例,治愈率達67?.8%,療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病因
前胃炎多繼發于瘤胃積食、瘤胃臌氣、前胃弛緩、百葉干、真胃阻塞等胃腸疾病,以瘤胃積食引起者居多(18例)。不合理反復大劑量灌服刺激性藥物和高濃度鹽類瀉藥,是引發前胃炎的主要因素。這些藥物在胃內停留,改變胃內環境,滲透壓升高,刺激胃黏膜變性、脫水、脫落,消化功能紊亂,有毒產物積聚吸收,致使機體出現自體中毒、組織脫水、中樞神經功能抑制等嚴重全身癥狀。犢牛前胃炎多因奶質不良、哺乳方法不當等因素引起,收治的3個病例皆因母牛無乳(1例)或母牛產后死亡(2例)、人工哺乳方法不當引起。?
2癥狀
病牛食欲、反芻基本停止,少量反復飲水,鼻鏡干燥,耳鼻發涼,結膜暗紅或發白,有樹枝狀充血,角膜干燥無光,皮膚缺乏彈性,毛焦體瘦,眼球下陷,血液濃稠、暗紅,呈嚴重脫水狀態;脈細弱增快,常有心律不齊,體溫正常或稍高,呼吸如常。有的嘔吐,食道反復出現蠕動波;有的流淚、磨牙、流涎。排糞很少,表面覆有粘液,個別牛腹瀉,觸診瘤胃綿軟、沖擊有振水音、空虛或有多量液體,常反復慢性臌氣,聽診瘤胃蠕動音消失或只能感到胃壁的起伏,真胃及腸運動減弱或消失。奶牛泌乳停止。病后期常有中樞神經抑制癥狀,精神沉郁或嗜眠,肌肉震顫,后軀搖晃或輕微運動失調。嚴重者,臥地不起,頭歪一側,衰竭而死。病程一般在20天左右。?
3剖檢變化
病牛死后常從口鼻流出多量液體,尸體嚴重脫水、消瘦。瘤胃黏膜呈局灶性脫落,脫落處呈紅白色。有的瘤胃黏膜局部嚴重出血或壞死發黑,甚至肌層和漿膜層也有出血變化。曾剖解一例奶牛,其瘤胃左側中上部黏膜外形成兩個雞蛋大小的膿皰。網胃、瓣胃黏膜也有程度不同的脫落,真胃黏膜水腫充血。瓣胃體積多變小,內容物較少,液體增多;真胃內液體較多,胃液的顏色和pH值基本同瘤胃,這可能與死后瘤胃液進入真胃有關。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肝臟濁腫。心肌質脆,心內膜有出血現象。?
4治療
4.1洗胃
洗胃可以迅速排出瘤胃內容物,消除致病因素,改善胃內環境,防止自體中毒。先導出瘤胃積液后,灌入約33℃溫水10~15l,稍加按摩后,將液體導出。如此反復沖洗2~4次,最后灌入溫水5~10l,加氧化鎂50~100g;犢牛可用次硝酸鈉3~5g、黃連素3~5g、慶大霉素40~80ml。必要時可于次日進行第2次或第3次洗胃。以后堅持用胃管連續投藥5~7天,并堅持每天晚上接種健牛胃液或草團,防止胃內微生物環境破壞。對有反復臌氣的病牛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洗胃,可有效制止臌氣。?
4.2中藥療法
前胃功能有所恢復,胃內液體不多時,按辨證施治原則選用中藥治療。病牛后期多為脾胃虛弱,皮溫不整,耳鼻發涼,口色清淡,脈虛軟或沉緩,應以溫中健脾為主。方用理中湯加減:黨參100g,白術120g,炙甘草40g,干姜50g,肉豆蔻50g,廣木香40g,茯苓50g,厚樸50g,白芍30g。若口渴、飲欲增加者可加沙參30g,石斛50g;若口色青淡、耳鼻發涼者可加炮附子15g,良姜18g。犢牛劑量酌減。?
4.3支持療法
為了解除自體中毒、脫水、增強中樞神經的保護性反應,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3000~4000ml,10%安哪咖10~20ml,40%烏洛托品溶液20~40ml混合靜脈注射;同時配合靜注安溴注射液100ml、5%碳酸氫鈉300~500ml。為維護前胃運動功能,可用比賽可靈2~5ml皮下注射,每隔3~5h注射1次,每天連用3~4次。當病牛有體溫反應時,可酌情使用抗菌素。?
5典型病例
例1北道區甘泉鎮架嶺山村王某一黃牛患病求治。主訴:該牛因過食黃豆渣發病,該村獸醫按瘤胃積食治療7天,灌服大劑量大承氣湯和硫酸鎂,不見好轉,病情反而沉重。檢查:該牛精神沉郁、磨牙、流淚、耳鼻發涼,鼻鏡干燥,食欲反芻廢絕,前肢肩部肌肉顫抖,口色青淡,結膜黃白充血,角膜干燥無光,排少量稀便。觸診瘤胃綿軟,蠕動波消失,沖擊有振水音,慢性臌氣。沿右側肋骨下緣向前沖擊或觸診,不堅硬,無疼痛反應。T39.5℃,P58次/min,R18次/min,心力弱而節律不齊。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診斷為繼發性前胃炎。治療:首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洗胃3次,排出胃內積液后,灌服溫水5l,加氧化鎂100g、黃連素10g;靜脈滴注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4000ml、10%安哪咖20ml、40%烏洛托品40ml安溴注射液80ml、5%碳酸氫鈉300ml,連用3天,1次/天。肌肉注射比賽可靈5ml,3次/天,每次間隔3~4h。第3天,病牛精神好轉,前胃蠕動波出現,瘤胃臌氣消失,但仍不反芻、不采食。在繼續補液的基礎上,用理中湯加沙參連服5劑,第8天開始反芻、采食,第9天痊愈出院。?
例2北道區花牛鎮峽口村姚某飼養奶牛因產后癱瘓治療無效而死,所產犢牛1頭由人工喂乳。至第5天發病,該村獸醫按奶泄對癥治療無效后來診。檢查:犢牛輕度腹痛、不安,肌肉震顫,T39.5℃,P65次/min,耳鼻發涼,口色青淡,流涎,結膜暗紅無光,排少量帶粘液黃綠色稀便;瘤胃間歇性臌氣,觸診綿軟,有振水音。真胃區觸診不敏感、不堅硬;無嘔吐、異嗜。精神沉郁,反芻食欲廢絕,但飲水少量。經檢查初步診為前胃炎。遂按前法洗胃后,灌服次硝酸鈉5g,黃連素5g,慶大霉素40ml,1次/天,連用5天。同時,靜脈補液、肌注比賽可靈每次1ml,3次/天,間隔3~4h1次;內服理中湯,劑量按成年牛的1/4,煎湯候溫灌服,至第7天痊愈。?
6體會
6.1牛前胃炎多因前胃疾病反復大劑量使用刺激性藥物或鹽類瀉藥而引起;犢牛前胃炎多因喂乳方法不當而致。因此,預防前胃炎的發生,要避免反復大劑量灌服刺激性藥物或高濃度鹽類瀉藥。?
6.2在前胃炎治療中,應堅持按療程用藥,避免急功近利。洗胃可以排除胃內有害液體,防止自體中毒,保護胃黏膜免受侵蝕,是治療前胃炎的關鍵措施。補液、解毒、強心等支持療法是維持機體功能和治療所必需的。在應用比賽可靈時,筆者認為少量反復多次使用較一次大劑量使用效果要好。?
6.3目前治療前胃炎的西藥制劑不多,中草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按中獸醫辨證施治原則,本病由實轉虛,脾胃虛弱,運化失調,中陽不振,寒從中生是基本病機,故宜健脾益胃,溫中祛寒,調理胃腸。用理中湯加減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6.4在本病診斷方面,應注意與下列疾病區別。?
6.4.1真胃炎病牛消化不良,觸診皺胃區敏感,結膜、口腔黏膜黃染,舌苔白膩,口腔散發甘臭,常有嘔吐、異嗜,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慢性病程,病勢緩慢,病情不如前胃炎嚴重。?
6.4.2真胃潰瘍常有惡化和緩解交替的臨床病癥。惡化期,病牛精神抑郁,腹壁收縮,緊張,按壓皺胃時有反跳痛;糞便帶血、粘稠、醬油色,有時有異嗜現象。病程多呈慢性漸進性發展,脫水緩慢,瘤胃不空虛,也無大量積液。?
6.4.3真胃積食右側腹部下垂,以拳頭抵觸右側中下腹部肋骨弓后下方皺胃區,頻繁沖擊,則病牛表現敏感,可感到皺胃和瓣胃因擴張而堅硬;叩診肋骨弓在〖HT5,6〗月〖KG-*3〗兼〖HT〗窩處聽診,可呈現出叩擊鋼管的鏗鏘音。必要時,可在右側腹底部(臍右8~10cm處)穿刺,如穿刺液pH在1~4,則為真胃擴張或積食。?
6.4.4十二指腸阻塞瘤胃變化類似前胃炎,腹痛并不明顯。如靠近幽門部阻塞,右腹部也不會出振水音和叩擊鼓音。排糞很快停止,且迅速繼發真胃擴張。?
6.4.5瓣胃秘結或擴張病情較急,常有亞腹痛表現。臥地時,四肢伸直,努責,常呈左側橫臥,頭向右側彎曲觀腹,磨牙、流淚、呻吟。病初排糞量少而干,呈算珠狀,表面色深,中央色淺,內有未消化的飼料殘渣,至后期排糞停止,鼻鏡龜裂。瓣胃蠕動極弱,沿右側肋骨后下緣作深部沖擊式觸診可引起疼痛,有時可摸到瓣胃的后緣。瓣胃擴張時,其聽診區擴大,常出現沸騰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