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提高肉牛的肥育技術,不僅可提高牛肉產量,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實踐表明,按以下措施進行牛的肥育,可獲得明顯的肥育效果和經濟效益。
品種選擇 牛種的選擇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非肉牛品種所需的營養物質要高于肉牛品種10%―20%。純種肉牛不如雜種牛生長速度快。三元雜種牛生長速度優于二元雜種牛。公牛生長速度快于母牛。
年齡選擇 試驗表明,1歲牛增長速度最快;2歲牛增長速度為1歲牛的75%;3歲牛增長速度為2歲牛的50%。為達到屠重量的要求,雖然購買小牛花錢少,但飼養管理時間相對要長,總消耗飼料量多,房舍設備占用時間長,資金周轉也慢。鑒于上述原因,除生產高檔的鮮嫩“小白牛肉”,應選擇小牛外,一般以選用2―3歲牛為佳。如果選擇老齡淘汰牛育肥,應注意選擇體大、健康無病的牛搞短期育肥,千萬不要選擇病牛育肥。
牛舍溫度 溫度對育肥牛飼料消耗和增重影響較大。牛舍最適宜的溫度為10℃―20℃,牛舍平均溫度低于7℃時,牛體產生熱量增加,采食量加大,飼料應用效率降低。舍溫超過27℃時,牛體溫升高,呼吸次數增加,食欲下降,食量減少,影響增重。所以,夏季應注意通風降溫,冬季應注意防寒,使牛舍達到冬暖夏涼的要求。
育肥天數 育肥期長短對育肥肉牛經濟效益影響很大,必須科學地掌握育肥天數,試驗表明,以育肥95天效果最好,日增重964克,增重1公斤肉所需飼料費最低,飼料報酬率最高;相反,育肥時間越長,增重1公斤的飼料費用越多,飼料報酬率越低。
飼料要求 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應占12%,老齡育肥牛應占10%以上,如低于上述含量,會影響牛的增重速度。牛日糧中粗飼料比例應占30%―40%。目前農村喂牛的粗飼料品質太差,消化率極低,應該通過鍘短、青貯、氨化、糖化等辦法,改善適口性,增加營養成分,提高消化率。飼料粉碎的細度,不僅影響育肥牛適口性、采食量、日增重,還會影響飼料的轉化率和飼料成本。飼料不能粉碎得過細,過細會影響牛反芻和消化,易造成食滯。精飼料一般粉碎成2―3毫米即可。
盡量就地購牛 到外地購置肉牛時,夏季運輸應注意密度不能過大,途中給足飲水,搞好防署降溫。試驗表明,800公里長途運輸,用汽車運輸牛體重損失率為10.45%,火車運輸體重損失為20.07%。由于地域差異(氣候、飼料等),從外地購入的牛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一般需經過25―45天才能恢復原來體重,所以買牛時地區差價不大時,不應舍近求遠,以免得不償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