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3年8月份,我縣某養羊場飼養的小尾寒羊出現以精神沉郁,易疲勞,逐漸消瘦,貧血,黏膜蒼白黃染,面部、頜下、胸腹下出現水腫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該場曾按前胃弛緩、焦蟲病等疾病治療,無明顯效果,先后死亡6只,后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確診為羊肝片吸蟲病,并迅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治愈了病羊,控制了該病的流行。
1發病情況
該羊場系新建羊場,2003年5月份自山東省梁山縣購進小尾寒羊180只。采取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一般在溝渠邊放牧,8月3日出現第1只有臨床癥狀的病羊,8月15日發病羊已達10只,至8月30日確診,已發病22只,其中死亡6只。
2臨床癥狀
病羊表現精神沉郁,體溫升高或正常,食欲減退或廢絕,面部、頜下、胸腹下出現水腫,腹瀉或排黏液血便,全身顫抖。肝區壓痛明顯,黃疸,貧血,黏膜蒼白。被毛粗亂,步行緩慢或離群呆立。危重病羊常在3~6日內死亡。
3剖檢變化
對病死羊只剖檢發現腹腔積液,肝腫大,肝組織上有淡白色索狀瘢痕。膽管肥厚,擴張呈繩索樣突出于肝表面。膽管內充滿蟲體和污濁稠厚棕褐色的黏性液體。蟲體棕白色,呈扁平葉片狀,前寬后窄。
4實驗室檢驗
從病羊直腸采取糞便5~10g,加水調勻,使成1∶20的混合液,用尼龍網篩過濾,濾液靜置10~15分鐘,傾去上層液體,然后再加水攪勻,沉淀靜置5~8分鐘,傾去上層液體,反復水洗3~4次,吸取沉淀物,用低倍鏡觀察,見有許多橢圓形、淡黃色一端有蓋的蟲卵。
5治療
隔離病羊,病羊污染的飼料、墊草集中堆集發酵或焚燒。病羊曾用市售的獸用丙硫苯咪唑治療,無明顯療效,后改用市售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10ml∶0.5g)按每千克體重0.1~0.2ml注射后,除2只極度衰弱的死亡,其余的14只病羊均痊愈。同時對同場羊只用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進行預防性給藥,未再發生新的病例。
6預防
6.1定期進行預防性驅蟲。一般可在春季和秋末冬初進行兩次預防性投藥,可選用硝氯酚(拜耳9015)、氯氰碘柳胺鈉、三氯苯唑(肝蛭凈)等藥物。
6.2消滅中間宿主。在放牧地要經常性滅螺,可用200mg/kg硫酸銅溶液噴灑牧場,以殺滅椎實螺。
6.3選擇適宜的牧地放牧,注意飲水衛生。不在有螺的沼澤和低洼污水地放牧。飲水最好用自來水、井水或流動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潔衛生。
6.4搞好圈舍衛生,處理好糞便。每日清掃圈舍,羊糞及墊草處集中起來堆集發酵,利用生物熱殺滅蟲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