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病情況
病羔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有的出現腹瀉,有的出現神經癥狀,最后因心力衰竭和嚴重呼吸困難而死亡。
畜主曾用青霉素V鉀、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不見好轉,并且病情日益加重。據統計飼養羔羊646只,發病418只,死亡186只,發病率達64.7%,死亡率達28.7%。
2臨床表現
患病羔羊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不愿活動,喜歡在圈舍角落臥之。嚴重病羔羊,高度咩叫,亂跑亂撞,全身痙攣、磨牙、空嚼、無食欲,病勢發展臥地不起。痙攣嚴重時眼球上旋,頭頸向后仰,病程很短,多為死亡。
輕癥病羔羊精神呆滯,低頭站立不動,全身顫抖,有時出現旋轉運動或犬坐姿勢,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對外界刺激較為為敏感,出現強直性痙攣,頭頸后仰,后肢強直,呻吟,經4~6d而死亡。
3剖檢變化
共剖檢6只病死羔羊,剖檢所見:心肌變性,心外膜有黃灰色條紋斑,股二頭肌及胸下镅肌變性,呈灰黃色如煮熟樣。心臟擴大,心內膜有出血點。肝臟腫大,斷面呈檳榔樣。脾腫大,腎盂出血。胃腸黏膜水腫,小腸黏膜彌漫性出血。
4實驗室檢驗
無菌采取剖檢病死羊肺、脾、肝、淋巴結組織涂片,應用革蘭氏染色液和姬姆薩染色液分別染色,鏡檢沒發現致病菌。
5診斷
根據病因調查、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無致病菌、抗生素治療無效,最后診斷為當年羔羊維生素B,和微量元素硒缺乏癥。
6防治措施
6.1治療
6.1.1維生素B1注射液(10mL含維生素B1250m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2mL,每日2次,連用7~10d。
6.1.2維生素丸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連用7~10d。
6.1.3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每10mL含亞硒酸鈉10mg維生素E0.5g)皮下或肌肉注射2mL,每日1次,連用3~4d。
6.1.4對繼發細菌感染的羔羊應用復方芐星青霉素Ⅲ號1.5g,用注射用水稀釋,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2~3d。
6.2預防
6.2.1加強懷孕母羊和羔羊的飼養管理,冬季多喂些優質干草,飼料要多樣化。
6.2.2羔羊要按時補喂麥麩及青貯飼料,在補飼中要添加富含有維生素B族的飼料。
6.2.3當母養懷孕3個月至產羔前,每月皮下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1mL。
6.2.4羔羊生后20d左右皮下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0.5mL。
7小結
7.1維生素B1(硫胺素)在肝內以醇基與焦磷酸結合形成硫胺素焦磷酸脂,硫胺素焦磷酸脂是口酮酸氧化脫羧酶系中的輔酶,參與糖代謝過程中α-酮酸脫羧反應。
維生素B1缺乏時糖代謝在丙酮酸階段中段,而且丙酮酸、乳酸堆積產生毒害作用,影響神經組織。維生素B1缺乏時,導致膽堿脂酶活性增強,乙酰膽堿分解迅速,膽堿能神經的傳導機能發生障礙,造成胃腸蠕動緩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現象。
7.2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部分,每克分子酶含4克原子的硒,此酶能還原包括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物在內的所有的過氧化物,使之還原為無毒的羥基化合物。硒還參與輔酶A和輔酶Q的合成,在三梭酸循環及呼吸鏈電子傳遞中發揮作用。故硒缺乏時,由于谷光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以致過氧化物不能被分解破壞,容易造成對心肌細胞和骨骼肌細胞的損害,招致心肌細胞和骨骼肌細胞變性,壞死,發生急性心力衰竭和運動障礙。
7.3維生素B1含存于新鮮蔬菜、青草、豆類、麥類,米粒的外殼及酵母中。反芻動物通過瘤胃內容物微生物能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維生素B1(硫胺素)。
7.4土壤中硒的含量不足,以致草料內硒的含量不足或缺乏,是硒缺發病呈地區性發生的主要原因。資料表明,飼料中含硒0.1mg/kg是安全而適宜的。母畜維生素E不足,也是本病發生的常見原因。如長期用劣質干草、秸桿及塊根等含維生素E不足或缺乏的飼草喂母畜,或用腐敗變質的玉米、豆類,因維生素E被破壞,均可引起母畜維生素E不足或缺乏,使仔畜生后易發白肌病。
7.5長期飼料單純,牧地草質不良,母畜缺奶;或患慢性消化不良的胃腸疾病,都可造成長時間的維生素B1的不足或缺乏。成年羊瘤胃中的細菌可以合成維生素B族,但羔羊胃的發育不健全,合成維生素B族能力很弱,所以羔羊易患缺乏維生素B1癥。
7.6某些砂狀黃土母質較缺硒,在不同的植物中從土壤中吸收硒的能力有明顯的差別。例如:白三葉草吸收能力最低,豆科、菊科和某些品種植物有較高的吸收能力,硒在飼草中的含量以0.1mg/kg為標準,低于0.05mg/kg可使羔羊發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