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臍疝治療得及時,一般很容易治愈且不會發生腸管壞死;如果治療不及時,墜入疝囊內的腸管就會發生壞死。發生壞死的病例多為疝環較小,墜下的腸管由于受到疝環的鉗閉造成供血不足而發生壞死;少數病例疝環雖大,但由于墜下的腸管較長時間受到內容物(甚至是腐敗內容物)的刺激而發生壞死。我們根據情況采用手術治療豬臍疝引起的腸管壞死多例,效果較好,現介紹如下供參考。
1臨床癥狀
可見臍部有一囊狀物,大小如拳頭,甚至更大。一般病初吃食正常,由于吃食正常,此時農戶一般不治療。過2~3個月(時間長的可達半年)后,囊狀物增大了,患豬停食或吃少量食物,此時的體溫一般稍比正常體溫高,用手捏囊狀物有疼痛感覺。農產一般都在此時才求治,原因是農戶判斷豬是否患病一般以吃食量判斷,豬吃食少或不吃食即為患病。
2手術治療
2.1術前處理術前禁食一天,仰臥保定;疝囊及其周圍用剪毛剪徹底把毛剪干凈,用0.1%新潔爾滅溶液洗凈,再用5%碘酊消毒2次,75%酒精棉球涂擦脫腆;用0.5%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10~30ml(仔豬一般用10ml、中大豬一般用30ml)分別在疝囊底部和基部作分層浸潤麻醉,5分鐘后即開始手術。
2.2手術程序
2.2.1①用手術刀自疝囊前后基部縱向切開皮膚,頓性分離皮膚與結締組織達疝囊基部;②切開皮下結締組織囊(可見壞死的腸管),并分離腹膜,疝環較小者用組織剪把疝環稍擴大,便于腸管及腸系膜進出腹腔;③沿疝囊內壞死腸管兩端拉出腸管,直至見到健康腸管后,用浸有青霉素生理鹽水的大紗布保護腸管并隔離術部;根據腸管壞死部分的多少,決定腸管和腸系膜切除的范圍,確定切開線;腸系膜切開線上的血管,在根側作雙重結扎,然后用兩個腸鉗分別在兩端距切緣3~5cm處夾住腸管,起固定腸管和阻滯腸內容物外流的作用;④按確定的切開線,切除并移去壞死腸管和腸系膜,用消毒紗布吸凈斷端腸管內的內容物,并擦拭清潔后,再用青霉素生理鹽水沖洗數次腸粘膜。
2.2.2常規端端吻合手術。在臨床上所遇病例,兩斷端腸管口徑大多相等,此種情況,用常規端端吻合術吻合腸管。即將兩腸管靠攏,使兩腸管斷端靠近。首先在兩腸端的腸系膜側和腸系膜對側,通過腸管全層用4號絲線距腸斷端約0.5cm處,各縫合一針,以固定兩斷端便于縫合。然后用直縫針自一段腸管腸系膜對側的腸腔內向腸壁外出針,再向另一段腸管由腸壁外向腸腔內穿入,并打結使兩腸管斷緣貼近;繼續用連續全層縫合法將兩段腸管吻合口的后壁縫合到接近腸系膜時,將縫針從一段腸壁內向腸壁外穿出,而后縫針再從另一段腸壁外向腸壁內穿入,并拉緊縫線,使近腸系膜處腸壁內翻;接著在兩段腸管吻合前用連續水平褥式內翻縫合,直至縫完前壁。最后的線尾與最初保留的線尾結扣。然后除去腸鉗,更換保護腸管的青霉素生理鹽水紗布,將手和器械消毒后,再用間斷垂直褥式內翻漿膜肌層縫合法行腸吻合的外層縫合,縫合完畢后,再用青霉素生理鹽水沖洗腸管。
2.2.3簡易端端吻合術。在近端腸段腸腔內插入襯墊物(襯墊物一般用剝皮的黃瓜)使腸壁舒展,便于縫合;將遠端腸段直接套在近端腸段的上方,使遠端腸段的粘膜對在近端腸段的漿膜層,再翻轉遠端腸管的腸口使其漿膜對漿膜重疊;然后以4號絲線沿翻轉的腸段的折疊線與近端腸段重疊部分作若干針垂直式紐孔狀縫合,并在兩腸壁間拉緊打結;用青霉素生理水沖洗腸段后,再把遠端腸段的腸口重新翻轉使其粘膜對在近端腸段的漿膜上,再沿其斷端一周作若干針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直至縫完整個斷端腸壁;拆去腸鉗,捏碎腸腔內的襯墊物,并將其推向遠端,再用青霉素生理鹽水沖冼腸管。
2.2.4將腸管還納腹腔,向腹腔內撒入適量青霉素粉和鏈霉素粉,剪除多余的腹膜將腹膜口作致密的連續縫合;用手術剪剪除多余皮下結締組織,并輕剪疝環作出新創面,沿疝環環形進針,落針點與疝環旁約1cm;進針時左手食指伸入腹膜與肌層之間,針只穿透肌肉而不穿透腹膜,針距不必過密,進針1圈后在進針端與出針端留打結線,用連續縫合法閉鎖疝環;適度收緊環形縫合所留打結線打結,向創口撒布適量青霉素粉和鏈霉素粉,切除多余皮膚,并用結節縫合法縫合皮膚切口,涂5%碘酊,最后作結系繃帶,然后放開患豬。
2.3術后護理將患豬放入干凈、墊有新干草的圈舍內,每日肌注青霉素2次,連續7天。術后7天內患豬喂一些冷開水或糖鹽水,7天后逐漸喂一些易消化的飼料。
3 小結與討論
3.1在臨床實踐中,收治278例豬臍疝治療不及時導致的腸管壞死。用常規端端吻合術縫合腸管的120例,術后豬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機能減退,采食量減少,機體消瘦,便秘,生長、育肥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用簡易端端吻合術縫合腸管158例,術后豬沒有任何一頭出現消化障礙,采食、排便正常,且生長育肥良好。
3.2常規傳統的端端吻合術雖然符合解剖學與生理學的要求,但術后容易發生腸腔狹窄,造成消化障礙,使機體消化吸收受影響,豬的生長育肥受到阻礙,簡易的端端吻合術克服了術后腸腔狹窄的問題,且操作簡便,省時。從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角度看,效果良好。
3.3簡易端端吻合術是將遠端腸管直接套入近端腸管管壁之外,同時第一道縫合采用垂直式紐孔狀縫合,使兩段腸管重疊處緊密連接,不易發生漏液,縫線全部包埋在腸壁內部;第二道縫合也是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使吻合處的腸管內外都平整光滑,保證了腸腔的通暢,也不會發生腸管粘連。
3.4簡易的端端吻合在手術治療豬臍疝引起的腸管壞死時,療效優于常規傳統的端端吻合術,且手術簡便、省時,可在臨床上大量推廣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