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免疫抑制性疾病――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對豬群不同程度的侵襲,再加上大部分豬場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體病的“助紂為虐”,使豬群的免疫力、抵抗力嚴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現象十分普遍,在技術服務中我們發現豬副嗜血桿菌病常作為繼發、并發感染出現在一些豬場的保育舍和生長舍中,使豬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給豬場造成巨大損失。下面談談對此病的認識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參考。
1豬副嗜血桿菌病的一些主要特性
1.1豬副嗜血桿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也稱革拉瑟氏病。副嗜血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形態多變,有15個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為常見(占70%以上)。
1.2該菌生長時嚴格需要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般條件下難以分離和培養,尤其是應用抗生素治療過病豬的病料,因而給該病的診斷帶來困難。據報道,豬副嗜血桿菌病的真實發病率可能為實際確診的10倍之多。
1.3該菌屬于條件性細菌,飼養環境不良時該病多發。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也是常見的誘因。
2豬副嗜血桿菌病在當前的一些表現
2.1豬副嗜血桿菌只感染豬,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主要在斷奶前后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于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
2.2急性病例,往往首先發生于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有時會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
2.3慢性病例多見于保育豬,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2.4豬群如存在其它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肺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圓環病毒病、豬流感、偽狂犬病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感染時,豬副嗜血桿菌病的危害會加大,會加劇生產中保育舍的PMWS(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3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分析
在肺炎中,豬副嗜血桿菌被假定為一種隨機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種典行的“機會主義”病原,只在與其它病毒或細菌協同時引發疾病。近年來,從患肺炎的豬中分離出豬副嗜血桿菌的比率越來越高,這與支原體肺炎的日趨流行有關,也與病毒性肺炎的日趨流行有關。這些病毒主要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圓環病毒、豬流感病毒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豬副嗜血桿菌與支原體結合在一起,患PRRS(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肺的檢出率為51.2%。
4豬副嗜血桿菌病的防治措施
4.1豬副嗜血桿菌的敏感藥物的藥敏試驗中在國內少有報道,但從實際應用效果反應來看,氟甲砜霉素、頭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喹諾酮類、慶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有一定治療效果,大多數菌株對紅霉素、氨基苷類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4.2豬副嗜血桿菌病的防治要點
4.2.1抗生素治療嚴重的豬副嗜血桿菌病效果不理想,一旦臨床癥狀已經出現,應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應用大劑量上述敏感抗生素對發病豬進行注射治療,每6~8小時用藥一次,同時對全群其它豬進行預防。
4.2.2該病的治療效果不好,在豬場的生產實踐中,預防該病的暴發才是上策,由于該病通常是作為繼發或并發感染才發生的,常伴有支原體的混合感染。在飼料中添加科學的藥物組合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手段。如在仔豬斷奶后飼料中添加支原凈100毫克/千克+金霉素300毫克/千克+阿莫西林250毫克/千克;或支原凈100毫克/千克+氟甲砜霉素80毫克/千克。
4.2.3免疫:在豬副嗜血桿菌病嚴重的豬場,必要時可對豬群進行免疫,由于該病的血清型多,商品苗效果不確定,自家苗有一定預防效果;沒條件的也可選用豬副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進行免疫;初免豬產前40天一免,產前20天二免。經免豬產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該病嚴重威脅的豬場,小豬也要進行免疫,根據豬場發病日齡推斷免疫時間,仔豬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齡到30日齡內進行,每次1毫升,最好一免后過15天再重復免疫一次,二免距發病時間要有10天以上間隔。
4.2.4消除誘因,加強飼養管理與環境消毒,減少各種應激,在疾病流行期間有條件的豬場仔豬斷奶時可暫不混群,對混群的一定要嚴格把關,把病豬集中隔離在同一豬舍,對斷奶后保育豬“分級飼養”,這樣也可減少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圓環病毒病在豬群中的傳播。注意保溫和溫差的變化。在豬群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前后可在飲水中加一些抗應激的藥物如維生素C等,同時在料中添加以上推薦藥物組合可有效防止該病的發生。豬副嗜血桿菌病的有效防制,如同豬場其它任何一種疾病的防治一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加強主要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選擇有效的藥物組合對豬群進行常規的預防保健、改善豬群飼養管理、重新設計豬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