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附紅細胞體病是由立克次氏體感染所引起一種疾病,病豬以貧血、發育減慢、料肉比提高為主要特征;豬鏈球菌病則是由鏈球菌引起的傳染病的總稱,急性型常以出血性敗血癥和腦炎為主要特征,慢性型則以關節炎、心內膜炎及組織化膿性炎癥為特征。今年7月,遼源市某養豬場存欄的240頭豬開始陸續發病,我站科技人員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病原學等做出診斷,確診為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混合感染,現將診斷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臨床癥狀
病豬體溫40~42℃,精神萎靡不振,不食,呼吸加快,畜主疑為感冒,經注射安痛定、青霉素、地塞米松藥物治療,每天2次,連用3d,病豬癥狀緩解,體溫,食欲恢復正常。停藥2天后又復發,病豬逐漸出現耳朵及皮膚出血,呈紫紅色,體溫40.5~42.5℃;經查,病豬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個別豬耳朵增厚并呈紫紅色,皮膚上有出血斑;眼結膜蒼白,有散在出血點,眼周圍、肛門周圍呈紫色,發生高熱,皮膚蒼白并輕度黃紫;尿色深黃,個別發紅;糞便干,有的拉稀,呼吸困難;食欲廢絕,四肢無力,步態蹣跚,嗜眠不愿走動。隨著病情加劇,病程長的豬陸續出現死亡。
2病理變化
對畜主送檢的3頭病死豬進行剖檢,發現血液稀薄,呈深暗紅色、不凝固,皮下有大量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有化膿現象,腹內有大量黃色液體,肝臟腫大呈棕黃色,有出血性梗死區;腎臟腫大,顏色淡,有出血點;脾臟腫大,軟化;膽囊含有濃稠的膠凍樣膽汁。疑為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病混合感染。
3實驗室檢驗
采病豬耳靜脈血5mL,加等量的生理鹽水,壓蓋片鏡檢,在血漿中和紅細胞上見到圓盤狀、球狀病原體在血漿中上下翻滾,少量圓形蟲體前后移動。另取耳靜脈血、淋巴結、肝、脾、肺組織制成涂片,革蘭氏染色,100倍鏡下檢查,發現單、雙或呈短鏈的革蘭氏陽性球菌,紅細胞明顯減少,邊緣不整齊,有的嚴重變形,有溶血現象。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病原學檢查,確診為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混合感染。
4治療
病豬肌肉注射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每天兩次,貧血嚴重的要注射補血針,對糞便干燥病豬采取清腸緩泄等對癥治療;全群豬按1‰投喂土霉素粉,同時對豬場徹底消毒。對健康豬采取豬鏈球菌苗緊急免疫注射。經過2天的治療,病豬病情開始轉好,死亡停止,7天后豬群全部恢復正常。
5小結
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混合感染對養豬業危害較大,治療不當可導致大批死亡,因此診治要準確及時。該病先期與感冒相近,后期與豬瘟相似,應注意鑒別診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