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08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位于閩浙交界大山深處。從村口的“難忘下黨主題館”到“百口食堂”,300多米長的村道上店鋪林立,游人如織。村民王光朝的“幸福茶館”坐落其間,每天接待游客少則一二十人,多則上百人;單靠賣自制的手工茶,一年收入就有3萬多元(人民幣,下同)。
王光朝說:“希望通過茶館,把下黨的好山好水好茶,把下黨幸福的味道,分享給四方游客。”
下黨村依山而建,當年的進村“羊腸小道”已變成了寬闊的柏油公路。村內古民居烏瓦黃墻、錯落有致,還有木拱廊橋橫跨溪上,形成了“廊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游客來到村里,喝綠豆湯、解暑涼茶,品米糕、鼠曲糍,拍攝下鸞峰橋、文昌閣、飯甑巖等景觀。
過去,下黨鄉是一個無公路、無電燈、無自來水、無辦公場所、無財政收入的“五無鄉”,通往四個毗鄰鄉鎮都得徒步10多公里。如今,這里路通了,村美了,村民富了。
青山綠水成為下黨村的“聚寶盆”,吸引外出村民悄然回歸。2015年,王培根和4名外出青年一同回村創辦農業公司,因地制宜發展生態養殖業。他們還吸納20多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展開互助合作:村民負責養殖,公司按市場價收購,負責銷售。
王培根稱,基地現養殖有400多只黑山羊,一年利潤可達20余萬元。他們計劃將基地與鄉村旅游結合,發展觀光農業,推出烤全羊、篝火晚會。
下黨村的定制茶園、曹坑村的葡萄、楊溪頭村的油茶、下屏峰村的臍橙、上黨村的高山蔬菜、西山村的錐栗……下黨鄉“一村一品”的格局逐步形成。下黨鄉黨委書記葉忠強說,下黨產業愈發興旺,帶動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8年的13066元。
在閩東,福鼎市的“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也憑借良好的生態資源,走出了一條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態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圖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呂巧琴 攝
走入村中,村道兩側綿延的是一片片茶園和果樹,一棟棟三四層的特色民居從街頭延伸至街尾;九鯉溪和下山溪繞村而過,溪水清冽……
41歲的村民杜春蓉,利用自家民房建起民宿,開起“農家樂”,丈夫掌廚,自己管賬。她說,來村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一年純收入有十幾二十萬元,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圖為赤溪村的特色民居,從街頭延伸至街尾。呂巧琴 攝
看好家鄉豐富的林木和山地資源,村民鐘品灼返鄉承租1500畝土地,種植油茶、獼猴桃和珍貴苗木,經營草莓采摘園,并開了一家土特產購物店,“可以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還計劃走電商銷售”。
依托鄉村旅游發展,村中畬家茶葉店、小吃店、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竹筏漂流、生態農莊、七彩農場、CS野戰、蝴蝶谷等生態休閑項目落地開花。
圖為赤溪村中,畬家茶葉店、小吃、民宿鱗次櫛比。呂巧琴 攝
“作為福鼎太姥山核心景區之一,將繼續結合太姥山大旅游圈發展旅游。”赤溪村黨總支書記杜家住說,2018年赤溪村接待游客25萬人次,村民人均純收入18305元,其中旅游產業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下黨鄉、赤溪村的幸福嬗變,只是閩東擺脫貧困路上的一個縮影。曾是中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的閩東,30年來累計實現脫貧77.43萬人。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寧德市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福建全省第一。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