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1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隰縣玉露香梨托起8萬農民小康夢。 亞明 攝
10日,“中國梨鄉”山西隰縣第三屆玉露香梨采摘節在該縣午城鎮陽德塬正式啟動。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的隰縣,80%的貧困人口依托梨果產業實現脫貧,助力全縣于2019年4月脫貧“摘帽”。
世界梨產地在中國,中國梨產地在隰縣。中國梨的種植在《詩經》就有“山有苞堤隰有樹遂”的記載。樹遂即是梨。明清年間“隰州金梨”更是馳名大江南北,成為宮廷貢品。
隰縣果農采摘致富果。 亞明 攝
1998年,隰縣玉露香第一顆梨在該縣習禮村百種示范園誕生,以此開啟了隰縣玉露香梨產業發展的歷程。經過多年持續試種和推廣,隰縣玉露香梨面積由最初的2000畝發展到如今23萬畝;產量由最初的不足10萬斤發展到如今2.8億斤;產值由最初的接近20萬元發展到如今8.4億元。
多年來,歷屆隰縣縣委、縣政府把梨果產業作為全縣的主導產業來抓,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截至目前,隰縣玉露香梨種植面積、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玉露香梨第一縣”。由于隰縣玉露香梨“顏值高”、“有內涵”,被業界稱為“中國梨王”、“中國大美梨”,并出口美國、加拿大,打入國際市場。
隰縣先后獲批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基地縣、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縣、山西省中南部無公害果蔬高效產業區、山西省“一縣一業”玉露香梨生產示范基地縣。
目前,隰縣梨果總面積達到38萬畝,其中玉露香梨面積23萬畝,果品總產量6億斤,產值10億元,農民人均梨果收入突破7000元。全縣80%的土地栽種果樹,80%的農民從事梨果產業,80%的農村收入來源于果業,80%的貧困人口依托梨果產業實現脫貧,梨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隰縣果農種下脫貧梨,收獲致富果。 任麗娜 攝
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隰縣加快“互聯網+玉露香梨”產業建設,創建了隰縣本土電商平臺,成立了北方電商培訓基地,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完善了二維碼溯源體系建設,組建了72個農村電商服務站,網上運營人員達到2600余人,并摘得“互聯網+農業”全國十大最具特色縣域獎。
近年來,隰縣持續做大電商扶貧,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站實現全覆蓋,帶動貧困戶2700戶銷售農產品1085.9萬元,帶動941名貧困人口實現了田園“土農民”向網上“電商人”的轉型。經過3年發展,隰縣農產品網上銷售突破5億元,用“一顆梨”托起了8萬農民的小康夢。
2019年4月,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等相關規定,山西省政府批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隰縣正式退出貧困序列。
據了解,此次隰縣第三屆玉露香梨采摘節旨在提升隰縣玉露香梨品牌影響力,宣傳和推介現代農業建設新成果,促進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快速發展,以鞏固脫貧成果,助推小康隰縣的建成,實現鄉村振興。
相關標簽:隰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