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3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日報
4月初,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正直鎮育林村,村民開始種植魔芋。
“今年我們在村里試種300余畝魔芋,最近幾天,技術人員都在田間指導。”巴中市天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燕介紹,公司與育林村達成聯村幫扶合作協議,共建標準化魔芋基地,推進產業扶貧。
近日,巴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出臺《工業企業聯系幫扶重點村實施方案》,創新工業產業扶貧模式,開展“企業+重點村”幫扶,引導工業企業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建設產業強村。目前,首批25家工業企業和25個重點幫扶村已成功結對。本報記者 史曉露
產業強村 增強“造血”功能
育林村山高坡陡,產業發展落后,全村有貧困戶62戶238人。張燕說,公司與村里簽訂保底收購協議,按照5500元/噸進行收購,同時提供技術指導。
“育林村的土質非常適合種魔芋,預計7個月后就能投產。建設標準化魔芋基地可以大大提升魔芋的抗病菌能力和產量。”張燕介紹,該公司已在恩陽區下八廟鎮發展了1000多畝魔芋基地,公司將鮮魔芋加工成魔芋精粉,再賣給廣州、北京、深圳等地的食品加工企業,“畝產能達到3噸,每畝的產值達2萬多元。”
“企業和村‘結對子’可以將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融入農業生產中。”巴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幫扶將突出開展“基地創建、企業培育、品牌塑造、就業幫扶、公益扶貧”五大行動,力爭用2—3年時間,為每個重點幫扶村建成一個穩定增收的骨干產業,探索以工促農、村企互動機制,推動可持續“造血”產業發展,讓農村受益群眾不低于30%。
隨著首批25家工業企業和25個村的成功結對,一個個企村共建的基地正加快推進:在恩陽區雙勝鄉天良村,村上與巴中市惠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新建標準化大棚蘆筍種植基地40畝;在文勝鄉大井壩村,村上與通江縣龍虎山茶科技有限公司將建設500畝生態茶園。
龍頭帶動 做強產業支撐
近日,平昌縣土興鎮華山村的蠶桑產業園內,標準化蠶房、供育室、庫房、初加工車間正加緊建設。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養蠶5000張,產鮮繭20余萬公斤,加工干繭9.6萬公斤,帶動300余人到園區務工,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萬元左右。”平昌縣鑫平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蒲富勇說。
昔日的華山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3戶445人。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花椒、蠶桑、水產水果等特色產業,帶動村民脫貧“摘帽”。
近日,平昌縣鑫平蠶業有限公司與華山村簽訂幫扶協議,由該公司與村里的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共同建設初加工廠房,助力華山村打造蠶業強村。
“我們在結對幫扶中,也注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蒲富勇介紹,專合社缺少管理經驗,他們將給予技術指導,共享市場信息,解決銷售難的問題。
巴中要大力實施企業培育行動,實施“龍頭帶小微”,積極培育聯系村本土企業,推動產品鏈、產業鏈雙提升。力爭今年在重點幫扶村中新創辦市場主體不低于10個,新增就業數不低于300人,人均增收不低于3萬元。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