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湖南客商 王學杰:“希望他們能夠幫忙拉一車回去,畢竟我們從湖南跑到這里來,坐了一天一夜的汽車。”
湖南客商柳準:“沒辦法,現在家里面沒貨。肯定要跑過來看一次。”
恩施牧業公司業務主管 胡祖超:“近段時間確確實實外面的客戶打電話來,要貨的比較多,公司的生產能力有限。現在宰豬的量也是最大的負荷生產,每天700頭。”
2005年,胡祖超所在的企業銷售生豬14萬頭,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然而在三年前,這家企業每年的生豬屠宰只有700頭。那時一年的屠宰量只有現在一天的數量,并不是當時沒有這么大的屠宰能力,而是屠宰了的豬賣不出好價錢。
恩施牧業公司董事長 許慶斌:“我們這里生豬出去了以后,應該說從豬的外觀上面就給人的感覺不好,認為是土豬,所以價格也不高。”
湖南客商 柳準:“他們這里喂豬還是那種土豬,就是用原來的老方法,就是用家里面種的農作物和野菜喂的豬。”
在恩施,農民養豬用的都是自己種植的農作物。這種傳統的辦法養殖出來的豬長勢慢,豬的肉質好,可為什么原來就不走俏呢?
恩施牧業公司董事長 許慶斌:“山區的農民有個習慣就是養憨豬,養傻豬。”
恩施市七里坪鄉核桃坪村農民 楊際翠:“像瘦豬你能稱多少? ”
恩施市七里坪鄉核桃坪村農民 邵艷鳳:“最低都有四指厚的膘。你像瘦豬子只有兩指厚的膘。大肥豬膘有一巴掌,它就值錢一些。 ”
在像邵艷鳳和楊際翠這樣的農民眼中,豬養得越肥,不僅越值錢,而且在當地的風俗中,豬越大,就表明自己的家運越旺,豬越肥,主人家的人畜都會平平安安的。有時候養豬還成為了許多人家經濟實力的體現。農民都在暗地里叫起勁兒來養肥豬。
出欄一頭三四百斤的大肥豬至少要養上一兩年的時間,而且農民種植出來的玉米、紅薯蔬菜等都用來養肥豬了。在當地,誰家養了一頭大肥豬,還只能偷著樂。
農民:“要是說了的話,就會說你炫耀。說你炫耀,今年殺了一個大肥豬。說你驕傲。”
養肥了的豬,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農民們的精神需求,但是這些豬卻賣不了一個好價錢。
農民:“他出什么價就給他賣什么價。都是這么個價,你能怎么辦呢?”
養肥豬雖說討了一個吉利,可算起賬來更是得不償失。
恩施市七里坪鄉畜牧獸醫站副站長 唐本權:“要是喂到四五百斤的豬話,大概需要壹千多斤到兩千斤的飼料。按照一般快出欄的話4到5個月的話,他花這個成本可以養到三到四頭豬。”
田應貴:“賣瘦肉型的豬賺錢。為什么呢?好賣些。價錢起碼每斤要高一角,兩角多錢。買的人也多一些。”
原來,田應貴養豬賺錢的秘密就在他養豬出欄的時機。
田應貴:“出欄的時候上了一百七八十斤、一百五六十斤了就要出欄了。”
以前恩施的牧業公司都是收購農民的活豬后再販運到山外,不僅運輸困難,而且市場風險大。從2003年開始,恩施牧業公司根據市場的變化,建起了豬肉分割流水線。原來,牧業公司收購農民的活豬肥瘦都是一個價,現在農民賣豬是在生豬屠宰之后按照登級結賬,越肥的生豬登級越低,價格也越低。
徐慶斌:“ 剛剛開始的時候農民非常非常不認可,總認為我的豬肥一些大一些,300斤、400斤,為什么價格還要低一些。”
雖然當時農民一時間不認可企業的做法,但是每天走村串戶的生豬收購商卻從中間發現了賺錢的竅門。
收購商:“喂肥了的豬銷不出去,對農民影響太大。減少了他的收入,豬賣不出去,他的收入就少。”
過去農民讓豬長膘是為了討個吉利,可是如今膘越多的豬卻越不值錢了,肥豬和瘦豬每公斤的價格相差了2元多錢。不讓豬長膘倒可以漲價,現在邵艷鳳和楊際翠也不養大肥豬了。
邵艷鳳:“這茬出欄了又買小豬,買小豬可以出欄了又可以賣了,像老死著喂著怎么劃得來呢?”
徐慶斌:“我們公司在南昌、長沙等地方都設立了經銷商。 ”
田應貴:“這個豬肉都是賣到新加坡。香港,澳門這些地方去了。他這里的前腿肉,前胛肉可以說有95%在長沙。”
就在恩施的豬肉供不應求的背后,人們發現了一個秘密。 。
在恩施的土家族、苗族風俗中,也有加工臘制品的傳統。每年冬季,家家戶戶都會把腌制好的豬肉進行熏制,但是從來就沒有形成產業。看到別人用自己的豬肉賺到了更多的錢,2005年,恩施也建起了臘制品加工基地,加工量達到了60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個多億。過去只能在冬季加工的臘肉現在可以一年四季加工了,農民也可以隨時向基地銷售生豬。
徐慶斌:“按照生豬的生產習性、生長過程,該出欄的時候就出欄,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促長了我們周邊的老百姓養豬的經濟效益。 ”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