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書雷:“各位來賓老少爺們兒們,我們今天是新野縣樊集鄉耍猴團,今天在這里聚會,趁著農閑時間,我們要到外地演出,為咱們樊集鄉經濟帶來騰飛,好,現在來個集體亮相,開始了。”
記者:“耍猴可能很多人都見過,但像這種一群人耍一群猴我相信見過的人并不多,其實我們在全國各地所見到的耍猴藝人95%以上是來自我目前所在的地方新野縣,一到農閑的時候,這里的農民就會帶上自己的猴子出去跑江湖,在出去之前,一般他們都會聚在一起練練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是一場非正式的比賽,不過是大家在家門口的熱身而已。”
說是比賽其實不過是耍猴人對彼此猴藝的一個探底兒,誰的猴子會的動作多誰在村子里受到的尊敬也會多一點兒。在新野農村,幾乎家家都養猴,很多人都會訓猴,但其實這里并不盛產猴子,那這里的猴子到底從哪來的?為什么全國大部分的耍猴藝人都出在這里?
在耍猴人出去跑江湖之前,我們來到新野縣耍猴人最多的鮑灣村。沒想到剛一進村就看到一場人猴大戰。
人猴斗是訓猴表演中比較精彩的一個項目,但這次訓練出了一點意外。
記者:“它的腳被咬傷了。”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好多天沒練了。”
記者:“那你心疼嗎?”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水遂:“自己養的,當然心疼。”
黃春遂是我到鮑灣村后見到的第一個養猴人。從10幾歲開始帶猴子出門跑江湖,一直到現在50多歲,他跑遍了全國各個省份,最遠到過中俄邊境、中蒙邊境。
在鮑灣村,推開哪扇門基本上都會找到像黃春遂這樣靠耍猴養家糊口的人,說到鮑灣村到底有多少耍猴人的時候,本來因猴子受傷有點兒情緒低落的老人一下子來了興致。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馴猴師張明國。”
記者:“你好,大爺說您是這里訓猴最好最好的。”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明國:“說的過去。”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記者:“你也會訓猴? ”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忠彥:“都會。”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老一套他也會,新的一套他也會,比如,把鼻子捏一下,抓頭發,摸耳朵。”
張氏父子是村里專門給耍猴人訓猴的師傅,每教會猴子一個動作都會收幾百元的技術費。
記者:“訓好的猴子和沒訓過的猴子價錢還不一樣是吧?”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忠彥:“那肯定的,像猴場的猴子給我們是1千多元錢,我們把它訓練加工好以后,訓練成熟后,那兩千多、兩三千、三四千根據人家不同的需求我們訓它不同的動作,不賺一千多元錢我們不會干的。”
有時候,父子之間互相訓猴也是要交費的。
農閑,耍猴人都會選個好日子再出門,所以出發前的幾天是最清閑的 ,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打打牌,胡嘮幾句,比比誰跑得遠。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志忠:“看到緬甸。到過瑞麗,看到邊境上有條河,有的地方就是這么寬一個街,一個腳能踏兩個國家。”
記者:“那你沒手續就出去了?”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志忠:“我是從小道過去的。”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忠彥:“看到猴子就知道給錢。”
記者:“當時給的錢給的特多吧?”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志忠:“我掏出來給你看看。”
記者:“你天天就放在身上啊?”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志忠:“有時間放身上。讓小朋友看看緬甸錢。孩子們沒見過。”
記者:“你當時也是收了一沓這樣的錢是吧。”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國:“阿拉伯數字一元的,就換了一毛兩分錢。”
在新野縣的各個鄉村,耍猴人都是當地的能人,不僅能賺到鈔票,就憑這土生土長的農民敢把鋤頭一扔就跑到外國去,膽子就夠大。但遺憾的是,這里猴子的膽子卻沒有因為村民們的走南闖北跑江湖而變大。
雖然說要和猴子處出感情才能訓出好節目,不過我這個初來乍到的門外漢總想在短時間內也試幾下,無奈小猴子總是不配合,為了達到目的,我決定軟硬兼施。
記者:“我就不信。”
猴子:“我也不信 。”
猴子:“想嚇唬我? 我抓我抓抓抓,失敗。”
硬的不行來軟的——食物誘惑,失敗。
這么短的時間內學會訓猴,原來……
猴子:“都說俺老孫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其實俺就是新野這兒生的,當年吳承恩老前輩寫西游記的時候正在這兒當縣太爺,天天也沒啥大事,就看看這山上的猴子,沒多久俺老孫就在他老人家的筆尖兒誕生了。”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陳惠雨:“這是新野縣志,吳承恩,桐城貢士,嘉靖年間在新野任職。”
記者:“這是說吳承恩在新野做縣太爺是嗎?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陳惠雨:“他來到新野的時候當時新野的猴藝已經有所發展了。后來他當縣令期間對當時的猴藝猴文化的研究,其中得到了啟發,也得到了靈感,為后來創作西游記奠定了基礎,通過西游記的流傳,也使新野的猴藝猴戲猴文化發揚光大。”
按縣志記載,從吳承恩在這兒做縣令算起,這里的養猴歷史也已經有七八百年了,不過,吳承恩筆下的孫大圣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威風八面,可在新野縣,無論是猴還是耍猴人曾經的日子都并不逍遙。新野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沙土土壤,土地貧瘠,村民們除了種地沒有任何收入,所以每年才會像候鳥一樣冬去南方夏去北方耍猴賣藝。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張忠彥:“像我們都是沙土地,你說怎么搞。你說不帶點兒經濟效益,我們出門干啥。誰不知道在家享福啊。”
關于耍猴人的生活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記者馬宏杰曾經三次同吃同住同行跟蹤拍攝。他告訴我們,扒火車是耍猴人去全國各地最省錢的交通方式,每個耍猴人都有幾十次扒火車的經歷,因為知道不合法,怕被鐵路公安發現,他們長時間不敢站立,往往一蹲就是幾天幾夜。由于長年在鐵路上這么跳上跳下,很多耍猴人最后都出了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記者馬宏杰:“有被火車壓死的,有被收容所抓了以后,收容他們,然后他們就從火車上跳下來,然后跳到信號機上,一下子就把腿給鏟掉了,當時那條腿就沒了,還有,當時火車裝著鋼管,一下子擠過來,將腿擠斷的,然后將猴子擠死的,這種生活太不容易了。”
新野的耍猴人一直游走于城市的邊緣,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找城市的垃圾場或者沒人管的空地住下來,碰到廢棄的簡易房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楊林貴:好賓館啊,好地方啊。”
然而,風餐露宿卻不是他們耍猴路上最大的障礙。
因為城市管理的加強,躲避城管被迫收攤兒是經常的事,所以大城市已經看不到耍猴人的蹤跡,即便能順利演出,街頭表演也不能強迫收錢,所以收入也不怎么樣。猴子被耍猴人看做衣食父母,養好猴子才能有錢賺,但碰上表演人猴斗這樣緊張刺激的節目時,人和猴的默契配合總是被人誤解為虐猴,一些為猴子打抱不平的看客常把他們教訓得抬不起頭,這場的收入也就更沒保證了。
為了便于在城市里穿行,耍猴人已經把行李精簡到只有被子和猴子,一些需要道具的傳統戲法逐漸失傳。2003年春天,當一場席卷全國的白色陰云籠罩了各個城市的時候,根據國家要求,所有耍猴人和猴子都回到了老家。在樊集鄉鮑灣村,耍猴人度過了他們江湖生涯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當時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非典,就知道是傳染人的,我們全都出不去了。”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清:“有人說非典是猴子引起的,那時候猴子都封閉起來,不讓出也不讓進,那個時候是最難過的一段時間。”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國:“再沒人訓了,猴子都沒有價值了。”
2003年春季的樊集鄉,不僅僅是傳統猴藝,似乎連耍猴人都要消逝了。
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風景區
五龍口風景區馴猴師 鮑振慶:“新野的。”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清:“這都是我介紹的,介紹到這個景區工作的。這幾年過得咋樣?”
五龍口風景區馴猴師 鮑振慶:“可以 ”
五龍口是河南一個以猴著名的旅游區,這里的馴猴師全部來自新野縣。黃愛清,鮑灣村人,兩年內,他已經送了20幾名新野馴猴師到全國各地風景區表演猴藝。非典過后,鮑灣村的養猴業就是從黃愛清所辦的猴場再次興起。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清:“非典過后,確定非典不是猴子引起的,一些旅游區也都憋得夠嗆,你像有的猴房已經建好了,各種手續也都辦齊全了,這個時間每天我的手機都接好多電話,比平時多幾倍。”
那旅游區怎么會找到河南農村的黃愛清呢?原來新野縣為了讓耍猴人多一條致富路,鼓勵發展猴的繁育養殖,在鄉政府的支持下,黃愛清在村里辦起了養猴場,讓客戶找自己的任務他交給了村里的耍猴人。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黃愛清:“因為耍猴人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他都跑遍了,這個宣傳力度很大,那我就告訴他們咱們這個猴場辦好了,手續齊全了,他們出去后如果遇到風景區或者是公園,那就介紹一下,說咱們這邊手續齊全,規模有多大,無論是以后需要還是現在需要,他們都會把我的名片給人家,這樣全國各地就都宣傳出去了。”
記者:“咱們現在在干嗎?”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黃愛清:“準備賣猴子。”
記者:“太靈活了。噢,抓到了,這次是兩個旅游區要,這次只能給一個旅游區了。”
旅游區來要猴的一多,黃愛清猴場的猴子遠遠不夠了,由于新野農村80%家里都養猴,他決定挨家收購,把全鄉的猴子都劃進猴場。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愛清:“那就等于幾百幾千戶幫我在養猴子,他們把猴子賣給我,我可以賣到全國的風景區、公園,國家的科研單位。利潤還好,一只一歲的猴子可以賣到一兩千元。”
記者:“這次賣多少只啊?”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黃愛清:“這次賣四十只。”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于占慶:“這個地方就是屬于咱們的中轉站,這里面老的小的中年的都有。”
記者:“然后您買過來再訓?”
于占慶:“對,現在牽來的統統上了微機了,跟人的身份證一樣,它是有戶口的。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拿來,戴上。”
記者:“它自己會帶上嗎?它怎么帶上的?”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它是嘴里面有個竹編撐著,你看,它的嘴巴噙著這個。”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黃春遂:“現在很多猴子不會戴面具了,街頭耍把戲的他就不會用面具了,面具的行李太大,現在年輕的人沒有見過,我在這個景區他們局長要求,還是把老一套的拾起來,不能讓它再失傳了。”
為了吸引耍猴藝人,全國很多景區也都開出高薪,在海南,新野縣的匡氏三兄弟中的老大老二就是以月薪5000元,一年15個月薪金高薪聘到景區的,專門負責將將山上的野生獼猴訓化。
海南三亞猴島馴猴師 匡三寶:“我,我們老二,還有我一個堂弟,還有我們老家一個遠房的親戚,他也來了。”
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風景區
海南三亞猴島馴猴師 匡三傲:“要說野生獼猴馴化,在中國來說,要算我們匡氏三兄弟是最早了。”
記者:“這位就是匡氏三兄弟的老三匡三傲,匡氏三兄弟在全國已經是非常非常的有名了,國內外十幾家電視臺對他們的猴藝表演都做過報道,那很多片子都賣到了海外。”
如今,匡三傲和兩個哥哥一樣已經把妻子接到景區,安了家。隨著越來越多風景區的開發,更多的新野耍猴人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徹底告別了漂泊的江湖生活。
江蘇省連云港花果山景區,浙江省杭州千島湖猴島,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區, 湖南省張家界風景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龍虎山風景區,河南省石人山風景區,河南省雞公山風景區……
目前已經有1800名新野馴猴師任職國內的風景名勝區。
今天,村子里最后一撥耍猴人要走了。
記者:“平時猴子就裝到這里面嗎?”
新野縣鮑灣村村民 全印:“平時坐車的時候就把它裝到這里面。看一下它,你們這是要走了吧。”
村民徐全印:“對,就是流浪。 ”
雖然這些耍猴人有的去景區,有的依然跑著江湖,去的地方可能各不相同,但相信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祈望卻是一樣的。
新野縣全縣土地1062平方公里人口73萬人,人均占耕地面積不足1.5畝,農民馴養繁育獼猴技術已有700年歷史,縣政府為特色養殖提供貸款5000多萬元,建立獼猴繁育中心5座,發展養殖專業戶2100名、向自然保護區、科研單位提供獼猴5000余只,全國銷量85% 。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