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母親 李傳愛:“我尋思這個,他也沒有旁的出路,他結婚以后,你看他也挺難過的,送他幾對鳥,你自個兒發展去吧,人家都喂,你個人也喂兩對吧,我說。”
在母親的眼里,這幾只鳥就是兒子的依靠,有了它,至少兒子不會餓著。
他就是吳欽常,母親當初送的兩對鳥,十年后已經不知繁殖了多少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種群,他也從當初的毛頭小伙子,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養鳥大戶,同時還當上了一村之長。
600年前也就是明朝初期,夏津縣就開始養殖這種白玉鳥,因為夏津盛產粟、黍等優良飼料吸引白玉鳥前來嬉戲繁衍,慢慢地,當地的達官貴族就把白玉鳥進貢到皇宮,作為上層社會的觀賞鳥。
吳莊村村民 吳欽常:“據說是朱元璋這個皇帝,就是說,我這個鳥給他進過去以后,他又拿著這個鳥上外國去,外國來進貢它又回敬的人家的禮品,就是這種鳥,就是白玉鳥。”
白玉鳥又稱金絲雀、芙蓉鳥,原產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進入中國后逐漸在山東和江蘇省順利的繁殖并形成地方品系,最常見有德國的蘿娜品種、揚州品種和山東品種,而山東品種獨特的鳴叫,逐漸深受人們喜愛。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出現了鳥種出口高峰時期,夏津縣的白玉鳥跟著其他鳥種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很快在國外打開了銷路。因為當時的香港、新加坡等地沒有這種白玉鳥,生活水平相對較高的人把它當作觀賞鳥來欣賞。逐漸白玉鳥的出口量增多,價格也開始一路飆升。
記者:“最高的時候賣多少錢?”
養殖戶 張叔明:“82元錢一對黃的,白的400來元錢一對,白玉鳥呀,400來元錢一對。”
養殖戶 張叔明:“賣到10塊錢一個,20元一對黃鳥。”
養殖大戶也開始低價賤賣玉鳥。一時間,人心惶惶。
養殖戶 吳欽常:“心情也是對這個事猜疑很大,是不是這個鳥還能喂,還不能喂,也有這種猜疑。”
收購商:停了一直不出口了,養的多的都不養了,都連籠都處理了。”
夏津縣2003年還是個國家級貧困縣,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正是因為白玉鳥養殖,有些村莊逐漸脫貧致富,可沒想到剛剛起步的產業因為出口受限面臨著倒閉的危險。僅僅一個月全縣損失就達到兩百多萬元。
養殖戶 吳欽常:“到那兒鳥到了以后,還沒有找到地,都圍起來,一些買鳥的觀眾都圍起來以后說多少錢,再一喊出價來都不帶還價的,他都個人抓,都給你抓去了。”
第一次上北京賣鳥,吳欽常沒想到600對白玉鳥就被一搶而空。同時經銷趙勤榮到天津賣鳥也遇上搶購的場景。原來,隨著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北京、天津這些大城市退休養鳥的人逐漸增多,再加上因為禽流感間歇了幾個月,所以市場需求量一下子增大。
沈陽客戶:“這是鳥中四大君子嗎,這個鳥叫得好,一般叫出來都有水音,聽的特別舒服。”
北京和天津的觀賞鳥市場是全國市場的風向標,夏津白玉鳥在那里打開銷路后,也開始吸引外地客商的注意。趙勤榮等人賣了一段時間,因為供應量穩定且貨源充足,逐漸吸引了客戶直接到夏津來買鳥。
天津客戶:“再一個是什么呢,它是一個基地,它數量特別可觀,別的地方它數量小。”
養殖戶 吳欽學:“全國各地的都來買鳥,有的是鳥販,他是販鳥的,有的吧,他也是喂養戶。”
村民 吳欽常:“它這個眼睛有點紅的這個,它都有點看不著東西,生鳥的時候,它想生生不出來,容易連鳥給弄死了。”
白玉鳥以黃色、白色為最常見品種,眼球又有紅眼和黑眼之分。盡管白毛紅眼玉鳥毛色、叫聲堪稱一流,但它的視力相當于人近視幾百度,不好喂養。尤其在繁殖后代的時候,容易因近視找不到食物把雛鳥餓死。這時,村里的吳欽學和老伴想到一個好辦法。
沈欽學妻子 唐秀梅:“這個黃的當保姆,黃的給它孵出來,給它上,就是上出這個鳥來,它就替它代替上吧。”
經過幾次試驗,吳欽學發現自從黃鳥當了保姆后,這些小白鳥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了。同時白種鳥也更專心下蛋了,一個繁殖期下來,吳欽學的60對 種鳥就多下了200多個蛋,很快,這種黃鳥當保姆的方法在村里推廣開了。現在全縣這種白玉鳥每年以30%速度在增長。同時吸引更多的客商前來定貨。
沈陽客戶 馮明海:“這一次來計劃收1000只往里吧,500對以外吧,就是怎么也得500對,也得1000只。”
2005年,全縣又恢復了40萬只白玉鳥的存欄量,白玉鳥給全縣養殖戶帶來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不少人逐漸擺脫貧困,吳莊村80歲老大爺的徐萬柱和老伴,靠著養鳥安享著他們幸福的晚年。
十年前,母親送的要兒子解決溫飽的兩對鳥,在吳欽常和妻子的苦心經營下,每年都有2萬多元的收入,并且帶領著全村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