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任志強,200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金融專業。
項目:奶牛養殖,創造財富:50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柳林村
達拉特旗柳林村距離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僅18公里,氣候惡劣,村里很多人都跑出去打工了。2002年12月,照片上這個南開大學畢業的漂亮姑娘張亞平,突然從天津市區來到村里,要把戶口遷到這里生活,消息傳開村子里立即炸開了鍋。
村民:“一個大學生跑到農村來,從學業來講就是荒廢了。”
村支書:“這個人家怎么想的,你看咱們也鬧不清。”
張亞平千里迢迢來到這里是為了追隨心上人--任志強,4年光陰他們倆已經大變模樣。任志強200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金融專業,跨出校門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回老家養奶牛。
任志強:“在城里面發展,十年之內只能是給別人打工,自已還能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出來。”
乳業集團經理:“我們也對大學生創業非常支持,非常感動,我們給他貸了20多萬元錢。”
拿到22萬元貸款,簽下牛奶回收的合同,任志強興沖沖地回到柳林村,迎接他的卻是鋪天蓋地的指責和議論。
任志強的母親:“搞養殖業本身就是受苦的,我就哭了,哭著說不讓他回來。”
村支書:“是不是在外頭找不到工作,等等這樣的議論也有。”
張亞平:“我挺不能割舍這段感情的,我說我想過去看一看,然后再做出決定。”
2002年7月,張亞平來到了柳林村。此時的村子風和日麗,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別樣的塞外風情讓張亞平喜出望外。
張亞平:“很美,感覺有點世外桃源那種感覺,就覺得不錯不錯。”
任志強:“充滿希望,充滿激情,產業會越來越大。”
張亞平:“兩個人想干一番事業的話,肯定要付出,要吃苦,這個我都已經想好了,準備好了。”
2002年的最后一天,張亞平不顧家人反對和任志強結婚了,蜜月還沒過,他們就用貸款購買了16頭奶牛,在柳林村建起了養殖場。達 拉特旗幾乎村村都有奶牛,但因為投資大,農戶一家也就養個一兩頭,當地人習慣拿出家里的糧食和飼草讓牛自由采食,沒人在意成本問題,這對于規模養殖的任志 強根本行不通。他和張亞平查閱了很多奶牛養殖的書,按牛每天所需營養訂出了食譜。
除精飼料外適當補充草料,每頭牛每天的飼喂量控制在10公斤。任志強和張亞平沉浸在事業初創的快樂中,沒有意識到危機正步步逼近。貸款幾乎全部買了牛,以前他們又沒有積蓄,兩個月下來彈盡糧絕,開始四處求人賒帳。
飼料供應商:“不愿意賒沒辦法,他們資金調不過來,我們也沒有辦法。”
要帳的人經常找上門,拿不出錢還遭人謾罵是常有的事,這種局面是任志強和張亞平做夢也夢不到的。
張亞平:“這個語言就太難聽,說你就是無賴,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就給人心里極度不舒服。”
張亞平:“累得就想倒頭睡,一碰枕頭就睡著了。把手磨的都是水泡,挺疼的。拿指甲刀把這個上面一層剪掉以后,再磨出一層來。”
任志強:“有時候胳膊都腫了,但是也沒辦法,只能是硬著頭皮干。”
任志強和張亞平不會想到,還有更大的磨難等待著他們,這一次差點搭上的是兩條人命。
張亞平:“忽然就是兩頭牛頂架,我趕緊躲著,你想我一孕婦,哪走那么快呀,結果就一下就跌倒了。”
還沒等張亞平爬起身,兩頭牛已經廝打著向她奔跑過來。
張亞平:“特別害怕緊張,當時就一個念頭,先護住肚子吧,護住肚子,就趴在地下低著頭,完了兩個胳膊就支住,就抱住肚子,就說你踩那兒都行,就別踩我肚子。”
張亞平:“這就是我選擇這條路,所付出的代價,我覺得一個女性在外地吧,成家立業,她所經歷的辛酸,是無法拿語言來形容的。”
當時任志強在院里給牛切草,聽到妻子的哭聲就飛奔過來,看到眼前的景象,這個一向剛強的男子漢抱著妻子痛哭流涕。
任志強:“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內心的那種痛,我覺得到底是不是走錯了這步路。”
張亞平:“怕回想這些東西,就覺得自己的情感一旦崩潰就不能收拾,有時候我覺得怕動搖。”
如果就此放棄,勾畫的未來就成了泡影,如果繼續堅持,前方的道路荊棘密布。經過反復斟酌他們做出決定,不管還有多少艱難險阻,一路追尋到底。
張亞平:“后悔這個念頭,即使有那么一點苗頭的話,就要把它殺死在萌芽里,還得繼續往前走。”
2004年2月,任志強夫妻倆的牛臨產了。在他們的期盼中,8只小牛犢順利降生。
張亞平:“挺高興,那時候下一個小牛慶祝一番,下一個小牛慶祝一番,覺得有成就感。”
一個月后,張亞平的孩子也呱呱墜地,兩個人終于品嘗到了久違的幸福。
任志強的兒子:“媽媽,回家吃飯。”
到2005年9月,任志強夫妻倆的牛已經增加到了40多頭,每天的產奶量達到300公斤,按每公斤1、7元的價格賣給回收的公司,每月有一萬多元的收入。此時,他們突然決定不給那家公司交奶了,這全因任志強的一次秘密行動。
2005年7月,任志強坐收奶公司的車去了牛奶加工企業,他說是去玩,司機并沒有在意,其實他是盤算已久,他想看看牛奶到了那里最 終能賣多少錢。任志強驚訝地發現,牛奶送到加工企業后每公斤能賣到2、1元左右,比自己賣給收奶公司每公斤高出0.4元。回去后他立即承包了一個收奶點, 直接給加工企業送奶。2005年9月底,任志強從附近幾個村子收到了第一批1噸牛奶,可是送過去后,他卻賠本了。
加工企業收奶負責人:“分為三等,優一、優二、優三,不合格奶就拒收了。”
任志強送去的牛奶細菌含量高,被測定為三等奶,只賣到了最低價每公斤1、6元,比他收的價還低。問題倒底出在哪里呢?
任志強先對自己的擠奶步驟進行了排查,沒有問題,那問題是不是出在別的送奶戶那里呢?他到送奶戶家進行走訪,意外地發現,有的人擠奶可跟他不大一樣。
村民:“不消毒,一般就拿熱水擦一擦。”
村民:“頭幾把奶,反正我們也沒有倒過,都和進去了。”
有的養牛戶嫌消毒麻煩,還舍不得丟棄前幾把奶,任志強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才答應規范操作。經過嚴格督察,現在他們送的奶都能達到一等奶標準。
任志強夫妻倆的創業經歷在達拉特旗引起了強烈反響,經當地團組織推薦,任志強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鄂爾多斯市十大杰出青年。
達拉特旗團委書記:“基層的創業特別艱辛,這種創業精神,特別值得我們年輕人,尤其大學生學習。”
現在任志強和張亞平的奶牛已經增加到了54頭,每月牛奶產量在8000公斤。雖然才剛起步,雖然還很艱苦,但他們會一直攜手走下去,他們堅信美好的未來不是夢。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團委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