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祝你生日快樂》音樂的響起,散布在山坡上的柴雞逐漸有了反應,不一會兒,它們就開始往山下跑去,原來是它們要開飯了。
每天,薛花元都要通過這種方式給散養在山上的柴雞補充食物,而這種做法最早則是來自她不經意間聽到的一句話。
薛花元:“我兒子小的時候跟我說,別的地方養牛啊、養驢啊、還是養豬,都給它們放音樂,它那個情緒挺好。”
于是薛花元就想到了用電喇叭給雞放音樂,作為開飯的信號。在雞還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訓練。
薛花元:“一發信號那個小雞,就是都瞪起那個眼來,揚起那個頭了,都聽音樂。”
薛花元:“小雞應該是放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它剛出生嘛,應該感謝媽媽吧,老母雞應該放祝它生日快樂,它們要天天給我們下蛋,天天下蛋它特別辛苦。”
而單獨飼養的公雞則是通過吹口哨的方式來召集。如今,薛花元的養殖場里散養著3萬多只柴雞,每年都有著30多萬元的純收入,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柴雞王。但就是這個柴雞養殖場,在5年前還僅僅只是一片荒山。
薛花元今年58歲,小時候家里窮沒上過學,左腿做過手術,走路不太方便,兒女也都在外地工作。薛花元從1989年開始養蜂,每年也都有著幾萬元的收入。然而她生活的鳳落溝,卻是一個貧困小山村,只有90多口人,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以前擔任過村婦聯主任的薛花元,想帶領大家干點賺錢的行當,在經過一番考察后,她決定利用當地的荒山資源發展柴雞養殖,因為她覺得這是一個老人婦女都干的活。對于老薛要養雞的事,從煤礦退休在家的老伴卻很不贊同。
但是薛花元不顧老伴的反對,2002年,她拿出了養蜂掙來的20多萬,又讓在銀行工作的兒子幫忙貸了10萬元,承包了村里的3000多畝荒山,開始修路,通水,通電,建起了簡易雞棚。
薛花元:“這個大概下來就是800來塊錢,要是蓋雞舍蓋這樣大一個雞舍,那就得幾千塊錢投資。”
2003年初,薛花元購進了9600多只柴雞苗,開始在山上散養。從一開始,她就聽取了縣農牧局工作人員的建議,對這些柴雞進行分開散養。
薛花元:“公雞與母雞必須要分開,它如果是不分開的話,公雞就要爭母雞的食。”
薛花元:“不想這個雞子它不往一塊跑,因為它在哪一個生活區生活習慣了,它就不往這一面跑,就是一旦跑過來,它看一看、玩一玩,它就還要回它區。”
于是薛花元就撤掉了尼龍網,直接利用山嶺和山溝來分區。而且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她又把雞的生活區增加到了三個,分別是蛋雞區、小雞區和公雞區。蛋雞區的老母雞一年半后淘汰,可以接著上小雞,而此時小雞區也變成了蛋雞區,從而形成了滾動飼養的模式。
創業之初養殖場的條件很艱苦,薛花元和老伴就住在一個離雞舍不遠的簡易塑料大棚里。
薛花元:“每天夜晚吧就來這值班,就在這睡覺。”
薛花元:“哇一聲把塑料布就刮走了。”
巨大的聲響驚醒了睡夢中的薛花元和老伴,他們頓時慌了手腳。
薛花元:“老伴說你快點截住截住,在那個時候我就沒有法了,不知道去把守,因為雨下的特別特別大,我就躺在那去截那個塑料布,也沒有截住,刮走了,把這個架子刮倒了,把我也埋進去了。”
無奈之下,他們就跑到附近的一個雞棚里,在那里避了一個晚上的雨。
薛花元:“當時的時候也沒有感到什么,過去的時候是感到很不容易。”
然而屋漏偏遭連陰雨,在母雞還有兩個月就要產蛋的時候,薛花元再也沒錢買飼料了,親戚朋友的玉米也都賒了個遍,再也賒不來了。一直就不同意薛花元養雞的老伴此時也產生了怨氣。
薛花元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來,就找到了對她竇σ幌蟣冉現С值牧⑾縵繒,寻求版y,随后的一虤e緋じ堆Я輛屠吹攪思Τ】賜?
薛花元:“我一看到付學亮鄉長,我哇就哭了,我那種心情,說不上來,覺著特別特別難過,因為我受罪了,沒成功的時候,就遇到這么大困難,就沒法想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受那個罪,因為歲數大了一個女同志。”
河北省涉縣龍虎鄉人民政府原鄉長 付學亮:“一把鼻涕一把淚就哭著又說這個事,貸著款、賠著錢,把這個事已經辦到這個地步了,到現在沒有資金、沒有辦法。”
付鄉長一邊安慰薛花元,一邊幫著想辦法。
河北省涉縣龍虎鄉人民政府原鄉長 付學亮:“咱鄉里頭想法給你解決一部分,咱鄉里頭給你解決不上錢,咱給你解決其它部分,其它東西,物資、水泥這東西。”
作為一個一直生活在山溝里的農村婦女,連見都沒有見過縣領導,更何況去找他們幫忙呢?但是為了自己的柴雞能夠繼續養下去,薛花元還是硬著頭 皮來到了涉縣縣委,她想,要找就找最大的官,于是就向門衛打聽了縣委書記的名字,辦公室的位置,由于不會寫字,她就讓門衛幫她簽名登記。
連續跑了幾次,都沒有見到縣委書記,終于有一天早晨,薛花元看到從王書記的辦公室里走出了一個人。
中共河北省涉縣委員會 原縣委書記 王社群:“到這個門口就碰見一個老太太,在這個門口坐著,我說你干什么的。”
薛花元:“你就是王書記嗎,他說是,我說我想找你跟你說點事,他說那你來吧,就沒有吃飯。”
中共河北省涉縣委員會 原縣委書記 王社群:“到那經過實地調研、考察,確確實實非常不錯的,可以說是山區,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非常好的門路?h委政府就確定,一定要是大力扶持、加快發展。”
就這樣在縣委政府的協調下,又讓兩個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簽字擔保,薛花元才從縣農行貸到了10萬塊錢,度過了難關。這時老母雞也 開始產蛋了,逐漸積攢了1000多斤雞蛋,薛花元又開始到處跑銷路,為了省下坐車的錢,她經常在公路邊攔拉煤的大卡車,這讓在家的老伴很是擔心。
薛花元丈夫 付智武:“跑銷售扒車走,考察,顛得腿上一塊一塊的,我說你你干啥呢,不要命了。”
薛花元:“2005年的時候,最高是6.5元一斤,06年就是9.5元,毛雞。”
2004年,靠賣柴雞蛋和淘汰雞,薛花元純收入30多萬元。薛花元靠養柴雞致富了,她也開始帶動周邊的村民養起了柴雞。同村的付乃玲老人,已經60多歲了,兒女都在地外打工,在薛花元的幫助下她也養起了柴雞。
河北省涉縣龍虎鄉鳳落溝村養殖戶 付乃玲:“第一年養柴雞,養了五六百雞子,五六百雞子那就是收入五六千塊錢吧。”
這樣的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除了從薛花元那買雞苗,付老太太的雞蛋也讓她幫著銷售,后來讓薛花元幫著從邯鄲代購雞苗和銷售雞蛋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成立協會對于沒有多少文化的薛花元來說,確實有些困難,這時涉縣農協給予了及時的幫助。
河北省涉縣農業服務協會辦公室主任 付健君:“幫助她到民政局,幫助她進行登記,另外幫她制定了章程,另外就是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協會內部的利益分配機制等等。”
2004年6月,涉縣柴雞養殖協會成立了,薛花元也被推選為了會長。
2005年6月,薛花元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世界銀行和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正在聯合舉辦一個贈款項目,目的是幫助貧困地區的民間組 織、弱勢群體脫貧致富,發展市場。在市縣兩級農協的幫助下,薛花元代表涉縣柴雞養殖協會遞交了項目申請,制定了發展計劃書。2006年2月,滿懷信心的薛 花元在來到北京參加最后的評比, 當看到眾多的外國評委,和實力都很強的競爭對手時,她有點不自信了。
這時薛花元想到了一個土辦法,把帶去的柴雞蛋樣品煮熟了,讓評委和參觀者品嘗。
薛花元:“所有的不用管是評委不是評委,我們也不認識,就是說,誰來了誰品嘗,反映特別好。”
2月23日晚,最終的評選結果揭曉,涉縣柴雞協會的發展項目,因其能夠在貧困地區幫助弱勢群體致富,而最終獲得二等獎的第一名,將得到1.37萬美元的捐贈,這也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個獲獎項目。
目前,這約合11萬元人民幣的世行贈款正在分期付給薛花元的柴雞協會,現在涉縣柴雞協會正忙著用這筆錢申請綠色認證、ISO9000認證等,有了這些認證,就可以打入北京等更大的市場,也可以帶領更多的農戶脫貧致富。
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