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3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胡韜是獲得多項發明專利的工程師,卻因為一個輕松賺錢的商機鉆進山,給一群小笨雞當軍師。他搞出各種土味發明,用不起眼的東西賺來聰明錢,他拿大石頭給雞洗腳,雞窩里一年多掏出20萬。他還讓小笨雞搖身一變,身價10多倍地往上翻。看胡韜如何奇思妙想把錢賺,一年銷售額上千萬元!
主人公胡韜養的雞平時都生活在山上的樹林里,在山腳下,胡韜給母雞蓋了個產房。母雞喜歡每天上午回來生蛋,公雞也偶爾回來偷偷懶。
這兩只公雞互相看不順眼立刻開戰,絲毫沒意識到危險正在悄悄來臨。
記者:嚇死了,它咬大公雞了,去把它弄開。
這條蛇想攻擊雞群,可一口下去,只咬到了大公雞的腿毛。
記者:這個蛇死了嗎
胡韜:沒有,被啄了兩下
記者還以為胡韜要把蛇趕走,沒想到他又把蛇扔回了雞群里。蛇很快回過神來,對著小母雞又是一口,可這回雞的表現也很讓人意外。
記者:雞去啄蛇了,雞去啄了蛇的尾巴
主人公:還敢咬雞,活命就算不錯了。
這條蛇被一群雞打的倉皇逃跑,最后顧頭不顧尾,把頭夾在食槽底下不敢出來。旁邊挨了欺負的小母雞還不打算放過它,招呼她的伙伴上來一頓群毆。
主人公:這邊氣候非常的濕熱,所以各種毒蛇、無毒蛇都很多,特別在中午的時候,喜歡跑到雞窩里來偷雞蛋吃。
采訪時記者還發現了一條有毒的眼鏡蛇。這條眼鏡蛇被發現時已經受傷了,它垂頭喪氣,看來沒少挨打。胡韜的雞這么厲害,都是他訓練的結果。
主人公:這些雞都比較野,你會經常看到一群雞叼著一條蛇在滿山遍野的跑,后面又跟著一群雞在那追。
這群能打過蛇的雞身價也特別高,當地1只散養雞最貴賣六十多元,可胡韜的1只雞能賣160元甚至更高,1只雞就比別人貴100多元錢。養雞場1年銷售額達到1500多萬元。胡韜的雞賣這么貴,就是因為他點子比別人多。
2014年胡韜的養殖場剛開建時,就發生過毒蛇咬傷工人的事情。不僅是蛇,還有黃鼠狼也經常來騷擾雞群。
別人都日夜警惕,想各種辦法保護雞群。可胡韜卻將計就計,任由蛇和黃鼠狼出入。胡韜認為雞越害怕就越得鍛煉,他訓練一群雞合伙跟敵人搏斗。盡管付出了很高的代價,最多一天損失高達兩千多元錢。但是雞越來越大膽,逐漸能合伙把敵人趕走,胡韜也不用日夜看護養殖場。
胡韜養的這群戰斗雞1只賣160元甚至更高,差不多是別人的3倍。這么高的價格讓當地養殖同行都不可思議。
朋友:不可思議,他們把一只雞,我們平時一只雞只有六七十塊,五六十塊的這種,而他一下子就提升到160元,這是什么一個概念?它是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天價了。而他這里買雞的人呢而且還絡繹不絕,不比我們少,而且比甚至比我們多。
胡韜賣的雞不僅身價高,賣法也很特別。不同年齡的雞賣價不一樣。滿6個月賣160元1只,多養一個月,身價就漲20元。
今天有顧客下了200只雞的訂單,訂單指定要7個月大的雞。可怎么能正好抓到7個月大的雞呢?胡韜說顧客想要養殖場里任何年齡的雞,他都能抓來。但要等晚上雞睡著了才好抓。
晚上9點多鐘,記者跟胡韜一起上山,看他怎么能抓7個月大的雞。松樹林又高又密,半天也沒看到一只雞。正在四處尋找的時候,突然人群后面的攝像記者出了狀況。
記者:哎呀小心干嘛呢
攝像記者:嚇死我了,我正仰著頭在這拍呢,我以為掉我臉上了,嚇死我了。
記者:剛剛有什么東西掉你臉上了?
攝像記者:我不知道,我以為是雞屎掉我臉上了。
大家趕緊圍過來一看,不光剛剛被砸在臉上一坨雞屎,攝像記者站的樹底下,一團團白色的都是雞屎。胡韜說走了雞屎運,很快就能找到雞。
胡韜:還有新鮮的,這上面肯定有。
記者:有嗎?
胡韜:看到沒
記者:真的
找雞先要找雞屎,這是胡韜總結的經驗。可怎么確定這兩只雞是不是要抓的7個月大的雞呢?胡韜說它倆多大歲數,抓下來一看就知道。
胡韜告訴記者,抓雞也有竅門。要抓雞的右腳。因為雞的右腳上掛著一個能卡住鉤子的腳環。這個腳環還是知道雞年齡的關鍵。
胡韜:這個是雞的身份證,腳環上面有它的批次和它的編號,這只雞編號是20180115,是2018年1月15日進場的。
而給雞帶腳環,就是胡韜想出來讓雞增值的辦法之一。小雞從保溫箱出來就帶上腳環,通過腳環記錄雞多大歲數,養在哪個山上。這樣顧客想要多大歲數的雞,胡韜都能準確抓到。
胡韜:大王叫我來巡山,抓個笨雞做晚餐。
今晚抓的7個月大的雞,一只就能賣180元。今晚抓了200只雞,3萬多元錢也就抓到手了。
記者:平時抓雞都唱兩句?
胡韜:給自己壯壯膽。這黑燈瞎火的,萬一有個壞人怎么辦。
胡韜總有奇思妙想,找出能低成本甚至不花錢的點子,讓雞不斷增值。在胡韜手里,山里的大石頭,沒人稀罕的破鐵皮,直接能幫他的雞身價倍增,一只雞就能比別人高100多元錢。而在一個懶朋友啟發下,他的雞搖身一變,1只雞能產生600多元的效益。因為一個又一個的巧辦法,他還得了一個點子王的稱號。
員工蔣愛瓊:我們現在都給他取一個外號叫點子王,聰明哥。
員工楊力:我們公司的人都稱他為點子王,就是說點子比較多,方法比較實用
不僅現在是養雞行業的點子王,胡韜以前也是公認的聰明人。在2014年以前,他在北京是治理噪音的工程師,開了一家年營業額上千萬元的公司。他玩戶外運動時候,發明了這個燒烤架,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2013年,胡韜在去超市買雞時候,發現散養雞價格很高,最高能賣近200元1只。聰明的胡韜從這個價格里看到了賺錢的機會。
胡韜:所以我就想的話,如果能夠在老家的山里面去包一個山頭,啊養上幾萬只雞,那一年輕輕松松也就賺了幾百萬了。我一想這個數字我就很興奮。
2014年胡韜回到桂林老家,承包了200畝山地,要養雞賺錢。自己不會養雞沒關系,他找來會養雞的農戶組建了養殖團隊。可這時候他發現一個問題,在桂林市場上有太多的雞都叫散養土雞,并且價格最高也就60元1只。可是聰明的胡韜屢出奇招,讓他的雞一路升值,如今居然1只雞能產生600多元的效益。這其中到底有哪些奇招呢?
胡韜:別人的這個笨雞都提倡說散養,那我們要把這一個做得更好,就野性更足,運動量更大,變成運動員笨雞。
為了鍛煉小笨雞,胡韜先給它們找來了特殊的健身小伙伴。這種咕咕咕叫個不停的就是珍珠雞。
胡韜:珍珠雞是比較吵的雞,一天叫個不停,它又喜歡去湊近這些笨雞,攆著跑來跑去的話,運動量也增加了。
這個羽毛蓬松的是烏雞,烏雞個頭幾乎是小笨雞的兩倍。小笨雞在搶食中也增加了運動量。胡韜還嫌不夠熱鬧,把狗也放進雞群里,攆得小笨雞到處跑。胡韜又想出一招來鍛煉雞的飛翔能力。他砍來山上隨處可見的竹子,給雞建了個訓練場。
胡韜:雞的天性喜歡登高,所以我們就設計了這個天梯。
經過一系列的招數,胡韜養的雞能跑會飛。他又加緊訓練雞的膽量,養出了能打過蛇,打跑黃鼠狼的戰斗雞。
經過訓練的雞肉質緊實,脂肪很少,達到了胡韜想要的效果。在桂林賣的特別火的土雞,一只才賣60元。可胡韜卻想出點子,賣出差不多是別人的三倍的高價錢。
胡韜抓緊時間學了一手做菜的本事,他說做一手好菜也能幫他把雞賣出高價錢。
今天,基地迎來了一群買雞的顧客。可在買雞之前,胡韜先邀請顧客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抓雞活動。顧客穿了上胡韜精心準備的服裝和道具,變身成一群原始獵人。
胡韜:你們可以一窩蜂的一起上,對著一只雞去抓,抓到以后就是你們的啦,懂了吧?
胡韜:準備好了嗎
可雞的野性很強,幾下就沖出了人群,飛過圍欄,跑回了山上的樹林里。獵人們不死心,使勁往山上追。山上可是雞的領地,想抓住它們更是難上加難。最終,一群游客只抓到了兩只雞。被抓住的雞胡韜免費送給了顧客。
顧客:很爽,好像就是跟野雞差不多。很難抓很難抓
抓完雞后,胡韜學的一手好菜也派上了用場。他學做菜是為了讓顧客更好地體驗雞的味道。
顧客:比別的雞好吃一點
顧客:野山上的雞,肉非常細滑
親身體驗了雞的野性,現場品嘗了雞的味道,很多顧客當場就下了訂單,胡韜想出的這種體驗方式也得到了顧客的認可。
顧客:現在在城市里面住慣了,跑到鄉下搞那個原始生態的才爽。
顧客:感覺很創新,因為以前沒有嘗試過。
顧客:這個老板點子多,特別厲害
打開本地市場后,胡韜養雞第一年就賣出了100多萬元。可這還不及他過去在北京開公司營業額的十分之一。
胡韜很不甘心,他把眼光瞄向了需求量更大的大城市。可怎么能吸引遠離深山的大城市顧客呢?這些在養殖場里裝的攝像頭就是秘密之一。可裝攝像頭這個辦法,一開始卻讓基地的員工跟胡韜產生了矛盾。
員工:唉呀這個老板怎么這樣子啊裝個攝像頭來監督我們做事,我們都是老百姓都是很努力的工作,又不是偷懶的那種。
小學同學:總有一雙眼睛盯著我們
更讓員工莫名其妙的是,胡韜還在基地里豎起了很多奇怪的牌子,可就是這些讓人費解的攝像頭和奇怪的牌子,在4年里吸引了全國7萬多名客戶,年銷售額從100多萬上升到1500多萬元。
胡韜:這些都是用來跟客戶互動的,經常會有人打個電話過來,說我看到母雞打架了,客戶會覺得很有意思。
胡韜不僅用攝像頭把養殖場里的實時畫面,分享到他公司的網站上。
他還用很流行的直播方式吸引顧客們多關注養殖場,增加對產品的了解和對胡韜的信任。
員工易明船:就是跟我們平常人想的不一樣。就是我們一般可能沒辦法理解,
員工蔣愛瓊:他的思維就是比別人想的更好一點,更長遠一點,更快一點。
這些招數對胡韜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他真正的奇招還在后面。胡韜用大石頭給雞洗腳,一年洗出來20多萬元。
胡韜賣出的雞蛋都要經過篩選。1個干凈的雞蛋賣2.8元錢。是市場上普通土雞蛋的2倍。臟的雞蛋就打折處理,1個只賣5毛錢。胡韜翻看上一年的記錄時發現,臟雞蛋1年造成的損失近20萬元。這么大的損耗引起了他的注意。
胡韜發現大多數小母雞喜歡上午產蛋。如果是下午產的蛋沒來得及撿走,就會被蛋窩上飛來飛去的雞污染上很多糞便。胡韜就想辦法用舊鐵皮做了個防糞罩。
胡韜:加了防糞罩的產蛋箱就非常干凈。
可加了防糞罩之后,有一天早上胡韜撿雞蛋時發現,這天的雞蛋還是特別臟。因為這天正好下了雨,雞腳上粘了泥,回窩下蛋蹭的到處都是。胡韜想,要想把這白白浪費的20萬元揀回來,就得給雞把腳洗干凈。
胡韜:我們為了給雞洗腳,就給它在門口建了個水池,但是后來發現,這個雞蛋上的泥巴反而更多了。
原來,很多雞帶著泥巴在洗腳池里跑來跑去,洗腳池很快變成了泥巴塘。一天下雨時候胡韜自己也踩了一腳泥,這個時候,他有了給雞洗腳的靈感。
胡韜:最后我們用農村最簡單的東西,每年給公司多掙了20萬。
胡韜一分錢沒花,從山上撿來一堆大石頭。
胡韜:你看它是有棱有角的,雞從上面走過的時候,就相當于把泥巴刮下來了。
雞腳上的泥巴蹭到石頭上,下雨會被沖走,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拿石頭給雞洗腳還不算,胡韜又用了一個非常普通的東西,讓雞腳變得更干凈。
胡韜:剩余的泥巴,在鐵絲網上蹭掉,同時還可以把腳上的水晾干。這個成本很低。1平方米也就五六元錢,1個棚子下來的話也就幾百元而已。我們就因為這兩項措施,每年給公司多賺了20萬元。
胡韜就用不起眼的大石頭和鐵絲網,給雞洗了腳,一年從雞窩里多掏出20萬元。
這還不夠,胡韜還從幫人偷懶時受到啟發,讓小笨雞搖身一變,1只雞能產生600多元的效益,還供不應求。
胡韜:這個朋友特別懶,他有一次打電話說,你能不能幫我把雞殺好,我說行,他說你能不能幫我砍好,再幫我配點姜和蒜,在市場上再幫我帶一把青菜,幫我送過來,我當時一想就火了,我要不要幫你煮好再幫你送過去。
可這個朋友一聽胡韜這么說,趕緊說如果胡韜給他燉了雞湯送過去,他愿意多付一百元錢。胡韜沒辦法,只好做了一鍋雞湯給懶人朋友送去,就在回來的路上,他有了能讓1只雞產生600多元效益的靈感。
胡韜:他們愿意為自己的懶買單,那我們就要給他提供這樣懶人的產品。我們就在想,做一款雞湯罐頭出來,這些懶人客戶隨時想吃就能吃了。
胡韜打聽了一下,建一個罐頭加工廠,至少要花上600多萬元。這么多錢胡韜很難拿出來。他聯系到一家罐頭加工廠,跟對方商談好,按加工件數計費。省了自己建加工廠的錢。胡韜把節省的錢,花在了研制雞湯的配方上。他認為好的產品才能留住顧客。
雞湯罐頭加工出來后,胡韜第一時間想到了他那位懶朋友。他興沖沖地拿了罐頭給自己的懶朋友品嘗。可這位朋友的一句話,又把胡韜給氣走了。
朋友唐宏偉:比較生氣吧感覺。
記者:為什么
朋友:我也不知道
胡韜:這時候他說了一句,讓我心都碎了。他說,這個還要自己去加熱一下,我還要把它倒到碗里面,放到微波爐里面,這個過程好痛苦啊。我當時在想,還還能有比這更懶的人沒有。不過他這一句話也點醒了我。
孩子們:哇
胡韜:神奇的罐頭開始了。
在這個懶朋友的再次啟發下,胡韜做出了一款能自己加熱的雞湯罐頭。加熱的秘密就在罐頭的底部。
胡韜:水包和生石灰包反應就可以產生大量的熱量,溫度可以達到80攝氏度到90攝氏度。
一只雞能做16罐雞湯罐頭,一罐賣40元錢,這個辦法讓當初只賣60元一只的小笨雞,搖身一變,就能產生640元的效益。
顧客:就跟我們平時熬出來的感覺一樣鮮美。我們到外面的話,能待上這樣的罐頭我覺得挺方便的。
雞湯罐頭研發出來后,銷售第一天就接到了20多萬元的訂單。6個月雞湯罐頭銷售額就達 400多萬元。
胡韜:時空貨車開動了。
胡韜不僅自己賺了錢,還帶動了周邊180多戶農戶跟他一起養雞賺錢。
但胡韜說養雞只是他的一塊試驗田,他回鄉創業還有更大的夢想。目前他已經將基地擴大到7000多畝,計劃把養殖、深加工和旅游一條龍的產業鏈越做越大。
胡韜:我并不覺得我比別人聰明,
我們跟別人不一樣,其實就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我們比別人做得好。那么這些細節成就了我們品質,品質才讓我們有這個品牌的這種價值
(中共興安縣委副書記)經有新:胡韜做的這個事,啊對咱們呃的貧困戶啊增加收入,脫貧致富啊也是起到很大的一個示范的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