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茶園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料。改土時間掌握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在離茶樹20厘米處開溝,溝寬30厘米,溝深50厘米。開長溝,然后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塘泥30擔,豆麩150公斤,復合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磷粉50公斤,分三層施入,底層為有機肥、塘泥;中層為豆麩、復合肥;面層肥為磷粉、尿素。施肥后再覆土,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茶樹生長。
二、茶樹管理與茶葉采制。
1、早施春肥,促茶芽萌發早生快發。一般于1月20日前施水肥,畝施尿素10公斤加腐熟麩肥300公斤兌水20擔淋施,或麩肥采用粉碎后撒入茶園表土層,畝用干麩肥150公斤,結合淺耕土并做好茶園培肥工作。
2、實行早茶早采,增加茶青采摘次數,提高茶園單位面積的采茶量。實踐表明,實行茶青偏早嫩采和分期分批采摘,一般在茶芽抽出新開葉5%時開始選采,到15%時開始大采。這樣可以提高春茶的采摘次數,往年只采2次,而改革后可以采6次,而且茶青的質量好,規格一致,容易制好茶,從而有效地提高茶園單位面積的采茶量。
3、改變茶葉加工工藝,制出好茶,增創新效益。根據一些茶農的經驗,一般以制綠茶為主的工藝,其工藝流程是采青后稍經短時的晾青、曬青、碰青,然后直接殺青、揉捻,最后烘干。而單叢茶則因其品種特點和葉大而厚的特征,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曬青、涼青、碰青(搖青),方能進入殺青、揉捻,同時還須團袋,再進入烘干。通過這些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干茶的品質,效益可明顯提高。
三、加強茶園夏季管理。根據茶樹的夏季生育特點,結合茶園實際,抓好茶園施肥及覆蓋工作。茶園施肥以施水肥為主,畝施尿素10公斤沖人糞尿10擔淋施,施后結合淺耕土,進行淺土覆蓋。同時做好茶園鋪草覆蓋,以離茶樹干3~5厘米處覆蓋雜草3厘米,進行全園覆蓋,以降低土溫,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茶樹度夏。此外還應結合天氣條件做好茶園的防旱防漬及病蟲害防治。
四、管好并采制好秋茶,創全年茶最高效益。為實現茶園的經濟增值,首先必須抓好茶園的秋季管理,采取增施肥料,以畝施尿素15公斤沖水淋施,同時施用麩肥30公斤,這樣可有效地促進茶芽的生長發育,增加茶青的采摘次數。其次,做好茶青的采制。秋季氣溫相對較低,有利于制好茶,這也是實現全年茶產量和效益增加的關鍵環節。
五、高質量高標準做好茶園冬季管理。結合茶園實際而做好茶樹修剪。主要是控制茶樹高度、延緩樹勢衰退,以培養較好的樹冠和采摘面,便于采摘和提高采摘效率,在茶園進行定型修剪的基礎上進行不同程度的輕、深修剪。進入投產期的茶園,主要是做好輕修剪,在冬末春初茶樹停止采摘時,在上年剪口基礎上提高2~3厘米進行平剪。具體做法:在茶園中以最寬蓬面處下剪,保留上年春梢和部分夏梢為育芽枝,并剪除個別粗壯枝、三丫枝、細弱枝、病蟲枝、枯死枝、拖地枝等,促使形成樹冠平整,枝條粗壯均勻,發芽整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