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無公害雙孢菇與常規產品在質量上主要區別在于無農藥殘留、無雜質、無蟲害,每100g產品中蛋白質、氨基酸、多糖、嘌呤、可溶性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高于常規產品。在傳統生產雙孢菇工藝基礎上,參考歐盟(EEC)No.2029/91和美國農業部NOP法規規定的有機生產方法,嚴格控制菌種、培養基的有機質量,生產中不使用任何的化學農藥、化肥和生產調節劑等。為確保無公害食用菌品質純正,根據無公害農業標準要求,從生產菇棚的選址、建立到原料的甄選和整個栽培過程的全面質量控制,做到八項注意。
1.選址:生態環境良好,小氣候適宜、遠離污染源的區塊,有清楚證據證明至少三年沒有使用禁用投入物。
2.生產方式:搭架,將培養料置于架上,離地培養。
3.生產原料:按培養料配方要求,選用純天然最適宜菌菇生長的麥草和雞糞為原料,水為無任何污染的地下水,覆土為天然草炭土。麥秸、雞糞和水都經有機認證機構評估認可,并且做到了原料使用前的隨機抽檢,確保原料合格。
4.無公害菌種:通過無公害繁殖室無性繁殖后,培養成無公害菌絲體,未經過任何處理,不是轉基因產品,無公害菌種單獨存放在專用倉庫中與常規產品安全隔離。
5.生產過程:在培育全過程中采用記錄式管理,要求每一環節都嚴謹與細致地記錄并核查數據,以保證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種植過程主要包括接種、培養菌絲和出菇采摘管理三個階段。接種是無公害栽培的難題,常規的接種方式(目前個體農戶普遍采用)是在接種箱中使用氣霧消毒劑(農藥),采用了研制的新技術——無公害膠囊菌種(在無菌室中接種),成功地克服了這一難題;培養菌絲階段,注重預防蟲害和霉菌等菌害,注重環境衛生管理,讓培養基有一個干凈、舒適、溫馨的環境;出菇采摘管理階段,注重生產員工個人衛生,嚴格按程序進入菇棚采摘,保證每一朵菇干凈、完整。
6.加工過程:采摘后的鮮菇及時進入加工環節,在標準加工車間內按標準操作程序加工生產,嚴格衛生管理,加工后產品直接裝箱,確保食用的食用菌干凈衛生。
7.倉儲管理:采用專門無公害產品倉庫,要求安全、衛生管理,保證有機、常規產品的有效鑒別。
8.運輸過程:專車運輸,及時送達,確保不與常規產品混淆,同時不被污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