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九月下旬蘑菇開始陸續出菇,也是蘑菇房病菌開始繁殖為害的時候。蘑菇胡桃肉狀菌是蘑菇生產中為害較嚴重的一個病菌。該菌又稱“假塊菌”,其病原菌是小孢德氏菌。子囊果成堆時呈胡桃肉或菜花狀,淺黃色至奶油色,老熟后淺褐色。表面被覆皮屑狀物,菌肉致密,柔軟,壓破后有腥臭味,大者可達10幾厘米。
一旦蘑菇房床被胡桃肉狀菌感染,床面應立即停止噴水,使其基質土面干燥,并挑去胡桃肉狀菌的子實體,換上相應新土。待室溫下降到16℃以下時,再按常規管理;以免影響出菇。在非藥劑人為綜合治理上,密切注意菇房高溫在23-26℃時,若通風不良,培養料過溫、偏酸、透氣性差的情況下,氣生衰弱,會大量發生;在料內、料面或土層中出現短而密的白色菌絲,培養料中發生一種刺鼻的漂白粉氣味,在形成子實體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分生孢子。
藥劑防治:該病菌若面積發生小,可用柴油或煤油澆灌,但不能大面積使用,以免影響出菇。較嚴重大面積發生應堅持用800倍多菌靈藥液進行環境消毒,用800倍多菌靈拌料可預防發生。病區還可用2%甲醛處理,用薄膜覆蓋進行熏蒸滅菌;用1%石灰水10公斤,加碳酸鈉25克,在病區噴霧l-2次,效果較理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