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令菇又名白阿魏菇,原產自新疆,故又叫天山神菇。其栽培技術簡易,周期短、適應性強、質嫩味鮮、色澤潔白,是營養價值高的珍稀食用菌。白令菇菌絲較一般側耳品種更濃密潔白,抗雜力強;子實體叢生或單生,菇體潔白,肉質肥、厚實,菌柄粗長,菇蓋質地脆嫩,白色褶紋,條順直;成熟時菌蓋頂呈內卷狀,而遠距離運輸,單朵鮮重50-160克。
該菇屬中低溫型菇菌類,菌絲體生長最適24-27℃;出菇溫度8-20℃生長最快,質量最好;抗干旱能力強。子實體生育期空氣最佳相對濕度84%-95%,菌絲、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都需新鮮的空氣,二氧化碳濃度含量超過0.5%時,易產生畸形菇。菌絲體生長不需光線,子實體生育階段需散射光。人工栽培技術如下:
以冬春季栽培產量高,質量最佳。我省10月初制袋接種,11月下旬出菇,春播不能超過2月上旬,5月上旬收成結束。
一、培養基配制。最適高氮配方栽培。用棉籽殼、雜木屑、玉米芯、麩皮、玉米粉等綜合培養基生長良好,兩潮菇轉化率80%-100%。培養基配方:1.棉籽殼40%,雜木屑40%,麩皮10%,玉米粉8%;2稻草57%,棉籽殼10%,木屑13%,麥麩10%,玉米粉8%;3.木屑或棉籽殼78%,麩皮12%,玉米粉8%。各配方均要加紅糖、石膏各1%,含水量掌握65%,PH值6-7,溫度偏高時可在料中加入0.5%的石灰,以防培養料酸壞。為防止發菌期間污染,可在培養料中加入500倍液的多菌靈或1000倍液的菇蟲凈,料水比例為1∶1.1-1.2。
二、接種發菌。采用袋栽法。栽培袋規格15×32×0.05厘米或17×34×0.05厘米的低壓聚乙烯薄袋。常壓滅菌100℃時保持10小時,冷卻到25℃時在無菌條件下啟開扎口接入菌種。發菌培養溫度22-26℃,空氣濕度70%以下,經常通風換氣。菌袋培育期間防止強光照射。
三、出菇管理。經30-45天培養菌絲即可長滿袋,當料面或側面出現原基進,把達到生理成熟的栽培袋移到出菇棚內長菇。可以室內架層立放式栽培,或野外蔭棚露地立放罩膜栽培,野外生育條件較適,對長菇更有利。菌袋移入出菇棚后,溫度控制在10-23℃,7天左右出現原基。菌蓋2厘米時加大噴水,加強通氣。前期空間噴霧保持80%相對濕度即可,后期控制光線,在微弱光照下菌柄較長,菌蓋較小。也可在開袋口后,用經消毒處理的菜園土在袋內覆土2-3厘米。
四、采收加工。從原基出現到子實體成熟8-12天即可采收。采收時手抓菌柄整朵拔起。采后停止噴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環境,讓菌絲生息養菌。5天后繼續噴水、控溫。一般可收2潮菇。鮮菇直接上市或鹽漬;也可切片加工烘成干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