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蘑菇栽培中,經常會碰到菌絲萌發后不吃料、發黃而萎縮,嚴重影響著蘑菇生產的發展。現將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高溫燒菌。播種期氣溫高,培養料過厚,發酵后料溫未穩定下降等原因,培養料內溫度高于30℃。
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種期要避開高溫期,播種時料溫應穩定在25℃以下,播種后發現菌絲因高溫而萎縮,應重新翻堆通風,再調節好培養料的濕度、重新播種。
二、料內有氨氣。建堆時氮肥添加量過多,或氮肥加入過晚(后期翻堆時才加入),菌種播種后,培養料內存在氨氣。
防治方法。培養料添加尿素等化學肥料時,一是要在建堆時加入,二是要適量。發現料內有氨氣,及時打開門窗,并噴2%甲醛液進行翻料,待無氨味后,再重新播種。
三、培養料過干。播種時培養料偏干,若氣候又干燥,曹絲萌發后吃料生長緩慢,細弱無力而萎縮。
防治方法。可采取料面覆蓋一層濕稻草(用0.5%石灰水浸濕),能使菌絲重新萌發吃料。播種遇到干燥天氣,播后3天關閉門窗。采用層播加封面播種法更好。
四、料水分過多。培養料含水量過多,覆土后又遇高溫,或高溫時噴重水,而又沒有及時通風,使菌絲因供氧不足、活力下降而萎縮。
防治方法。堆料時注意控制水分,若翻堆時發現料含水量過高,應攤開略加晾曬再行堆制,發酵好的料含水量以60―65%為宜。后期噴重水引起的苗絲萎縮,進行通風后,菌絲可恢復生長。床面覆土層總厚度不要低于4―4.5厘米
五、菌種質量差。購種途中菌種受熱,降低了菌絲活力;菌種沒能及時使用,菌種老化,生長勢變弱,播種后再遇不良環境,都會導致苗絲萎縮。
防治方法。選擇適宜的培養料培育菌種,菌種應菌絲粗壯、萌發力強;購種時避開高溫天;不用老化的菌種播種。
六、蟲害。主要害蟲是螨類,前期出現肉眼不易看到,主要危害菌絲,使菌絲斷裂而萎縮,在堆肥和覆土中都能帶入害蟲,會造成嚴重危害。
防治方法。螨類的產生與培養料、覆土、菌種等都有關,故要進行綜合防治。做好培養料的后發酵,覆土要進行殺蟲處理,菌種在播種前1天用敵敵畏熏蒸等。另外,在播種前向料內撒保菇粉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在栽培中發現螨,及早用藥劑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