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食用菌生產中,菇農為了防治蟲害而使用大量化學藥物,使得蘑菇產品大量殘留藥物,既給消費者的健康埋下了隱患。現將生產無公害食用菌的技術簡介如下:
一是加強物理預防。措施包括:修建菇棚應遠離廄廁、垃圾、糞堆等地,使環境少蟲或無蟲;原輔材料經強日光暴曬,避免攜帶蟲卵或活蟲;菇棚通風口及進出口等封裝防蟲網,并在通風口及進出口撒布石灰隔離帶,以防爬蟲類進入。
二是合理選擇藥物。棚外一定距離內可使用高效殺蟲藥物如敵百蟲、敵敵畏類藥物予以殺蟲,以切斷害蟲來路。棚外及通風口、進出口,使用高效低殘留藥物予以噴灑,以防爬蟲類進入。棚內使用綠色生物藥品――高效驅蟲靈進行驅避。該藥物的作用機理是:利用菇蚊菇蠅類成蟲不喜歡的藥物氣味對其進行驅避,使成蟲不敢近料產卵,不敢入棚,因此無法形成危害。使用方法:一般在秋季,2―3天噴灑一次,以200倍濃度為宜,環境較差、蟲口密度大的地區,可提高濃度至100倍左右,或縮小用藥間隔時間至1―2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