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鱔投鉺技術一、飼料來源。黃鱔食性雜。偏動物性餌料,可就地取材多渠道落實餌料來源。一是在養殖池內施足基肥。培育枝角類、橈足類、輪蟲及底棲動物等;二是在養殖池內放養一部分懷卵的鯽魚,抱卵蝦,讓其產卵孵化出幼體;三是專門飼養福壽螺或螺螄、河蚌等等;也可與發展珍珠養殖相結合,利用蚌肉作為餌料;四是在養殖池上方加掛黑光燈誘捕飛蛾、螟蟲及其它昆蟲;五是利用豬、羊、鵝、鴨的內臟;六是培育或挖取蚯蚓、撈取蠅蛆等;七是當動物性餌料不足時,可投喂米飯、面條、瓜果皮等植物性飼料。二、投餌技術。黃鱔投餌應堅持“四定”原則:一是定質,不投喂腐臭飼料,保證飼料新鮮不變質;二是定量,黃鱔的攝食強度直接與水溫有關,通常4-5月份日投餌量為體重的3%;6-8月份黃鱔攝食強度最大,生長最快,日投餌量可增加到體重的8%-10%;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應少投餌或不投餌。一般應在投餌后1小時進行檢查,若餌料已吃完,說明餌料量不足,應適當增加,若1小時沒吃完,則說明餌料過量,應適當減量;三是定時,根據黃鱔具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每天投餌2次,于上午10時、下午6時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為主;四是定位,為使黃鱔養成定點吃食的習慣,便于觀察吃食情況和清掃殘料,應設置食臺,固定地點投喂,食臺是黃鱔群爭食的地方,食臺應適當分散,多設幾個。需特別指出的是,因目前養殖黃鱔的苗種主要來源于野生采捕,初放養時對環境很不適應,一般不吃人工投喂的飼料,因而需要馴飼,否則容易導致食欲不振,造成養殖失敗。馴飼的具體方法是:鱔種放養3-4天內不投飼,使其腹中食物消化盡,然后將池水放掉加新水,于晚間進行引食。引食時用黃鱔最喜歡吃的蚯蚓、河蚌肉切碎,分幾小堆放在進水口一邊,并適當進水,造成微流。第1次的投飼量為鱔種重量的1%-2%,第2天早晨如果全部吃完,投飼量可增加到2%-3%。如果當天的飼料吃不完,應將殘料撈出,第2天仍按產1天的投飼量投喂,待吃食正常后,可在飼料中摻人來源較易的瓜果皮、豆餅等,第1次加入1/5,同時減少1/5的引食飼料,如果吃得正常,以后每天增加1/5普通飼料,幾天后,就可正常投喂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