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7 作者:佚名 來源:廣西日報
“今天我上臺想和大家講的是,作為貧困戶,我們應該人窮志不短!”開春,象州縣一場“脫貧致富頌黨恩”主題宣講教育活動中,廖現年上臺分享脫貧故事。末了,他不忘宣布:有誰也想種草莓的,愿意提供技術指導。
種草莓讓廖現年2017年脫貧,如今他想把經驗傳給更多貧困戶。
廖現年種草莓的經驗,一半是在摸索中積累,一半是失敗換來的。4月2日,當他在象州縣城郊開墾另一塊地時,就決定全新規劃草莓園——堅持不施除草劑,不噴殺蟲劑;批發供應和開園采摘結合;將來還要自己育苗,節省成本。
他心里繃著一股勁:就不相信不能把草莓種得更好!這個說話誠誠懇懇的農村青年,創業中透著一股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勁兒。
家在象州縣馬坪鎮古路村委洞村的廖現年,前些年因為父母患病住院,花光了一家人的積蓄。后來,老父親還是走了,母親則需要長年服藥,一對子女上學也要花大筆錢。2015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講實在話,我不想做貧困戶。我一定要想辦法盡快脫掉貧困帽子,走上致富路!绷维F年說。
2015年9月,他和妻子租下6畝地種草莓,起名“樂彩草莓園”。由于種植技術和銷售方法跟不上,加上年底雨水多,草莓嚴重滯銷。初試草莓種植,他就虧損兩萬多元。
幫扶干部鼓勵他: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2016年,廖現年貸款4萬元,引入新品種重新種植,他還重新設計了草莓園的排水系統,確保降雨再大也不會受澇。草莓園當年就收回成本,還略有盈余。
2017年,在幫扶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的指點下,廖現年將單純的銷售變為“采摘+休閑游玩”的方式。轉型后的草莓園生意紅火,年收入達6萬元。
“我心想,我有手有腳的,不能被貧困撂倒。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幫扶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幫助!绷维F年由衷地說。去年8月通過競選,他當選為古路村黨總支副書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