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4 作者:佚名 來源:安徽日報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在深化改革中激活鄉村各類資源要素,構建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努力實現“產業興旺”這一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和目標。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中的首要任務,是因為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直接關系農業發展、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農民增收。產業興旺的重要性與標志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穩固的農業基礎地位和國家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有用,因而必須從治國理政的高度把握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因此,要調動和保護好農民種糧和政府抓糧“兩個積極性”,夯實鄉村產業之基。二是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三產融合發展是新時代農業發展必然趨勢,也是拓展農民就業創業、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近五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均超過6億噸,但農村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持續減少,而農民家庭第三產業收入增長較快,這意味新時代拓展農民就業創業渠道,要在二三產業上做文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吸引城市資本和生產要素進入農業、農村,激活農村土地、住宅和金融市場,形成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以及農村電商及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拓展農民就業創業渠道,增加財產性收入。
實現產業興旺必須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再次要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及整體素質。可以說,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是實現產業興旺的必然舉措。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化產業興旺形態。一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協調區域產品布局,優化供給結構。當前,我國農產品結構還存在低端產品過剩和高端優質產品不足并存的現象,新時代需要繼續通過統籌國際國內兩大市場,提高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匹配度。二要打造產業集群,發展精深加工,突出農產品增值。引導企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產業園區集中,通過發展品牌農業、精細化農業、電子商務等,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綜合效益好的優勢特色企業。三要拓展農業多功能性,開發農業非生產功能。要加快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開發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等相關產業。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夯實產業興旺基礎。當前我國農業中低產田仍占相當比重,良種良法配套不夠,資源環境約束緊,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任重道遠。一要夯基礎。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注重適用性、經濟性原則;加快發展設施農業,降低農業自然風險。二要強農技。在強化農業設施裝備建設的同時,要把“強種”作為強農源頭,強化種業自主創新和主要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行動。三要重生態。推行部分農產品有機肥替代化肥,嚴控地下水抽取,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計劃,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試點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四要嚴標準。支持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強化品牌保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壯大產業興旺主體。一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黨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為廣大農民吃了“長效定心丸”。下一步要完善“三權分置”辦法,支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二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合作共贏。發展規模適度家庭農場,積極培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三要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構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作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把小農戶納入鄉村振興的軌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