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綠了燕趙,“肥”了腰包
——河北省構建休閑農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本報記者 郝凌峰
近日,在河北省隆堯縣蓮子鎮任村的澤陽園內,一群觀光游客正在園內游玩拍照。春夏之交,樹木花草鮮艷奪目、爭奇斗艷,園內大片的香椿樹嫩芽初上,老遠就能聞到陣陣清香,給游人帶來歡樂暢快的體驗。“隆堯縣已建成16個農業休閑示范園,形成了各具特色、遍地開花的局面,直接受益群眾3萬多人,累計增收10.3億元。”隆堯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隆堯縣的數據,是河北省休閑農業快速發展畫卷中的一個剪影。近年來,河北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機遇,全力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工作。截至2017年末,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5萬,帶動35萬戶農民直接受益,175萬戶農民間接受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副產品年銷售收入達39.7億元,比上年增長
33.7%。
規模壯大提升發展動力
河北省在優化休閑景點、打造精品線路的同時,與傳統農耕文化、科普教育、養生養老、信息技術、節慶活動、美麗鄉村等產業的融合更加深入,打造了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在公眾中“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增強了景點線路的吸引力,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升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動力。
走進鹽山縣韓集果蔬農業現代園區駐地薛堂村民俗文化街北端的景觀公園,時有蜂蝶飛舞,燕雀爭鳴。爭香的二月蘭,斗艷的木槿、月季和玫瑰,不時飄出陣陣清香,與搖曳的垂柳幽然成趣,一片生機盎然。時有觀光休閑的游人穿梭在紅花綠葉間,感受自然風情,小憩于錦鯉池邊,赤色的、黑色的、黃色的魚兒在池中游弋,紅色住宅樓映于碧水之中,形成碧水映紅樓、游客映水行的美麗景觀。
據統計,全省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鄉鎮有400多個,涉及村落2000余個,2017年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超1.3萬個,投資規模超37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140億元,接待游客超7000萬人次,在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因地制宜衍生多樣產業
在百余畝的鹽山孟店濱禾鴕鳥生態農場里,種植著數十畝設施蔬果。花紅草綠、瓜果飄香,信步其中,游客可順意樂賞兩側爛漫的春花,也可到溫室暖棚內親手采摘新鮮果蔬,體會即采即食的新鮮清爽,還可以在鴕鳥園里與鴕鳥互動,享受安逸、自然舒適的生態環境。
河北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站長張秋生表示,全省各地根據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習慣,發展了眾多主題鮮明、適合不同群體的休閑農業類型。目前,涌現出了休閑農莊類、農業科技園類、采摘體驗類、觀光游樂類、農耕文化類、市民農園類、農事景觀類、古落新村類、休閑酒莊類、親水漁趣類等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發展類型。
在此基礎上,河北省開展了品牌創建提升工作。到2017年末,全省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5處,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市1個,示范縣16個、示范點21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8個、中國美麗田園4處。從2014年啟動省級品牌創建工作以來,已創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1個,示范點58個;河北省星級休閑農業園185家,星級采摘園110家;評選出70個河北美麗休閑鄉村和31個河北美麗田園。
多彩節慶激活市場潛力
“河北省各類休閑農業節慶活動豐富,已經形成了踏青賞花、農事體驗、民俗文化、農耕教育、體育競技、音樂舞蹈等十多種特色類型,僅2017年春季就舉辦了53個賞花節慶活動,游客數量增長迅速,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張秋生說。
據了解,各地依托資源稟賦和產品特色,主動辦節造勢,吸引城鄉居民參與。廊坊市舉辦了中國廊坊·第什里風箏節,全國30支專業隊伍參加了風箏精英賽,組織了宮廷風箏文化研討會、河北美麗鄉村游、迷你馬拉松、全民廣場舞大賽、“放飛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萬人放飛、馬戲表演等活動;邯鄲市舉辦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綠色騎行活動,引爆了邯鄲民眾綠色健身、關注農業的熱情;懷來縣以“盛世海棠·情系冬奧”為主題,舉辦了第九屆懷來海棠花節;易縣在狼牙山牡丹園舉辦“旗袍秀,牡丹情,展示巾幗風采,助力旅發大會”旗袍盛典等,通過休閑農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激活市場潛力。
聯合京津打造區域品牌
2017年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遷安國際長城萬人徒步大會主賽場在遷安市萬寶溝村、紅峪口村,當時共有來自北京、天津、遼寧、山西以及肯尼亞、法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在內1.1萬人和郭丹丹等11名體育界大咖參加此次盛會。“參會運動員們在享受運動快樂的同時,也欣賞了美麗鄉村獨特的風采,體會了遷安美麗鄉村的別樣鄉愁。”遷安市委農工委常務副書記李超說。
“河北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我們必須充分挖掘三地休閑農業潛力和優勢,共同舉辦各類推介會、博覽會、農事節慶活動、創意大賽等,打造京津冀休閑農業區域品牌。”河北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站長張秋生告訴記者。
據介紹,自2016年三地共同簽署《京津冀休閑農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以來,三地休閑農業主管部門和協會在休閑農業方面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先后成功舉辦了首屆京津冀休閑農業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京津冀休閑農業協同發展座談會、京津農業嘉年華和第一屆北京農園節等一系列活動,還共同推出2017年京津冀十大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借助這些活動平臺,學習京津好的經驗做法,宣傳推介河北品牌,交流探討發展路徑,為河北省休閑農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河北省委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保強認為,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休閑農業按照“以農為本、政府引導,因地制宜、三效統一”的原則,沿著“全省統一規劃、分區協調發展、特色重點推進”的思路,對休閑農業進行總體部局,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并通過“以點串線、以線成帶、以帶織面”的基本設計,整體推動休閑農業的發展,形成規模可觀、布局優化,類型豐富、功能完善,三產融合、特色明顯,鏈條完整、效益突出的休閑農業新格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