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8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從28年前在這里生根發芽,到10萬畝的種植面積,山東省臨朐縣的大櫻桃產業已形成地域特色優勢。
近兩年,臨朐縣又通過“園區+標準化”提升行動,為櫻桃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辟出新的路徑。近日,記者來到臨朐,對大櫻桃這一特色產品在臨朐蓬勃發展的奧秘進行了探訪。
危機逼出新思路
大櫻桃素有“江北春果第一枝”的美稱。臨朐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日照、降雨量、土壤類型和酸堿度等自然條件,均非常適合大櫻桃生長。得益于此,臨朐大櫻桃感官品相和內在品質俱佳,具有上市較早、個大、色艷、味鮮等特點。
與周邊櫻桃產區相比,臨朐處于上市較早的泰安露地櫻桃、大連大棚櫻桃和上市較晚的大連、煙臺露地櫻桃之間,是鏈接東、西櫻桃市場的黃金地段,這也為臨朐大櫻桃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
多年來,櫻桃也為臨朐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大棚櫻桃畝均收入一度達到6萬元,露天櫻桃畝均收入也接近2萬元,成為臨朐農民眼中實實在在的“黃金種植業”。
然而,這種產業優勢似乎也在兩三年前走到了盡頭,一種憂慮在種植戶之間漫延了開來。“看著別人掙了錢,前年俺也新上了兩個櫻桃大棚。可是種了之后才知道,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種大櫻桃,櫻桃價格基本上是在往下掉。真怕種下去會賠了錢。”在山旺鎮西上林村,果農趙興友向記者回憶起了當時的擔憂。
臨朐縣農業局局長傅紹學也認識到,臨朐大櫻桃發展近30年,盡管富民效應一直很明顯,但也面臨著“果樹品種老化、經營主體規模小、種植習慣粗放落后”等發展瓶頸。“在全國各地大櫻桃產業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臨朐大櫻桃如果安于現狀、止步不前,肯定會遭遇到發展的危機。”
“所以我們必須下決心推進老果園更新換代,推廣大櫻桃新品種和標準化種植技術。”臨朐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裕斌說,“對此,臨朐明確‘用優特引領產業振興’的發展思路,以‘新型經營主體領建標準化種植園區’為核心舉措,著力實施了‘園區+標準化’提升行動。”
提升再塑新優勢
采訪中,在位于山旺鎮的“龍條山大櫻桃標準化種植示范園”,記者看到一側是高標準的大櫻桃連棟溫室種植示范區,一側是大櫻桃露天矮砧密植種植示范區。樂農家庭農場負責人杜立勝高興地介紹:“現在咱種櫻桃,政府幫著流轉土地,扶持上了水肥一體化設備,建大棚也有補貼和貸款支持,還請來了山東農科院果樹所、山東農業大學的專家指導。”
該鎮黨委書記李守成說,這處占地千畝的大櫻桃種植園區,就是示范推廣大櫻桃種植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標桿”和“燈塔”,是該鎮落實臨朐“園區+標準化”提升行動的具體舉措。園區建設整合了扶貧資金、農業開發小流域治理、水肥一體化推廣等項目,吸引了5家新型經營主體進駐,主要栽種美早、紅燈、布魯克斯、含香、拉賓斯等優質櫻桃品種,推廣大棚物聯網管理、矮砧密植、水肥一體化、蜜蜂授粉、增施有機肥、電子驅鳥、疏花疏果等一系列的標準化種植技術。
“4月初就陸續上市了,品相好的一斤零售能賣到60塊錢。”山旺鎮東上林村村民辛曉龍正忙著采摘成熟的櫻桃,“這還多虧了咱從示范園里學來的大棚放蜂技術,蜜蜂授粉結出的櫻桃不光個大、味美,坐果率還高了不少,咱還省工省力呢。”
農業局局長傅紹學告訴記者,通過將近兩年的努力,臨朐大櫻桃產業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態勢,目前全縣已成立大櫻桃專業合作社98家,打造出面積500畝以上的大櫻桃標準化種植示范園12處,認證了“三品一標”品牌10個。2017年,臨朐收獲“中國大棚櫻桃第一縣”和“中國櫻桃年會金櫻獎”兩項榮譽,另外,“2019全國櫻桃年會暨亞洲櫻桃產業發展論壇”也已確定在臨朐舉辦。
“下一步,臨朐大櫻桃園區建設要與發展農業‘新六產’結合,升級建設為以大櫻桃為主的田園綜合體,體驗櫻桃采摘,講好櫻桃故事,挖掘櫻桃文化,繼續叫響‘臨朐大櫻桃’品牌,充分放大櫻桃這一特色優勢產品的富民效應。”劉裕斌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