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1 作者:陳濤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 (記者 陳濤)2018年5月10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和“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辦,旨在樹立品牌經濟發展理念,展示我國品牌發展成就,擴大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趨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5月10日中國品牌日當天,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委、市人民政府于上海舉辦主題為“河套農產獻給世界的友好食物”河套農產品品牌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巴彥淖爾市河套農產品品牌戰略”。發布會當日,河套農產品品牌形象遙相登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向世界吹響河套農產品“全面出海,定位全球”的號角。
從左至右: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周凌宏、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常軍政、巴彥淖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兵、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王金豹
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堅持以增強品牌培育能力為重點,不斷創新品牌培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企業品牌培育和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帶動了地方和行業開展品牌建設的積極性。河套農產品品牌戰略的發布正是巴彥淖爾市響應國家品牌戰略,響應中國品牌日倡導的生態模式,建設農業公用品牌環境,為河套地區農產品的未來市場發展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據介紹,該戰略定位于河套地區綠色、有機、高端農牧業產品,消費升級,定位全球,致力于打造“獻給世界的友好食物”。究其根源,是得益于河套地區得天獨厚的農牧業資源優勢:該地區地處北緯40度全球農作物種植黃金帶,位于黃河中上游,黃河河套平原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區,土地肥沃,氣候獨特,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此外,巴彥淖爾市擁有天然草牧場7900萬畝,設施農業累計達27萬畝,牧業年度牲畜飼養量達2276萬只。生產優質農畜產品要素——水、土、光、熱、空氣在全球范圍而言都有絕對的優勢。
巴彥淖爾市提出全力打造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目前已培育出全球頂級的硬質小麥、葵花、河套蜜瓜、蘋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等名優產品,擁有“中國肉羊(巴美)之鄉”的美譽,更不乏河套雪花粉、圣牧高科有機奶、兆豐石碾有機面粉、富川有機羊肉等等聲名遠播的農產精品,中糧、蒙牛等國內頂級農牧業品牌也紛紛在此落戶。
鑒于河套地區傳統的農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種植養殖階段,并沒有開發出農牧業資源稟賦的真正價值。巴彥淖爾市進行了反復的市場調研、論證,最終決心以高端農產品為主體,啟動河套農產品品牌戰略,將該市下屬的各縣級區域產品實施統一品牌運作,引入先進的工業化管理、生產、傳播、銷售模式,打通一、二、三產業,不斷拉長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價值鏈和效益鏈。
當前,中國農業已進入品牌時代,品牌化是生產再造過程,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需要。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區域農產品品牌戰略是提升農業經濟價值,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大舉措。
消費升級的時代下,消費市場從此前側重于“量”向更加注重“品質、安全、品牌”的方向轉變,高端有機產品、品牌化農產品的發展更是大勢所趨。
巴彥淖爾市河套農產品品牌戰略開創了高端生態農業新紀元,也是河套地區高端農產品走向世界,全球化戰略布局之下的一大力作。該戰略引領農業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只是巴彥淖爾市發展戰略的其中一步。按照未來規劃,巴彥淖爾市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建設“五區一園”,實現“塞上江南 綠色崛起”,真正讓河套地區的農牧業更綠色,農牧民更富裕,農牧區更美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