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7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網
素有“茶城、酒鄉、煙縣、糧倉”美譽的貴州湄潭縣,是貴州第一茶縣,這里有60萬畝生態茶園和63.9%的森林覆蓋率。5月15日,來自中央和全國11家省市級媒體采訪團來到貴州省湄潭縣金花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對農旅融合發展進行深入采訪。
近年來,湄潭縣立足生態為先,特色為要,依托60萬畝生態茶園和63.9%的森林覆蓋率,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茶旅、農旅一體化等的發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城鄉統籌發展格局。截止2017年茶葉總產量達6.2萬噸、產值42.71億元、茶業綜合收入100億元。茶業綜合效益居全國茶業百強縣第二位。
龍鳳村村支書武榮明向記者介紹,“龍鳳村村民組共45戶218人,茶園面積545畝,人均茶園2.5畝,茶葉加工廠7家,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00多元,這里已成為湄潭縣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點之一,是浙江大學社會實踐基地”。
“白天當老板,晚上當演員”。金花村村支書馮燕青告訴記者,“過去提起金花村,百分之八九十都沒有聽說過,村里也經常因爭奪田地打架。”窮則思變,2015年開始,金花村以“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作社”為平臺,采取“六統一兜底”模式,運用群眾入股聯心的方式抱團開發鄉村旅游,圍繞“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致富、企業創收、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為目標,以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作社為平臺,統一茶園、山林、土地、房屋等資源,采取“四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資源、統一管理、統一分紅)模式,發動群眾以資源和資金入股組建了貴州七彩部落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運用群眾入股聯心的方式抱團開發鄉村旅游,改善了傳統農家樂單打獨斗的經營發展模式。
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6400元,全村旅游綜合收入達30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盈利260萬元。
這里只是湄潭茶旅一體化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在湄潭,這樣的鄉村旅游點遍布全縣10余個鎮。近兩年,全縣接待游客678.2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69.3%。而鄉村旅游占了整個旅游市場的70%。一組組數據,記錄著湄潭全域旅游的發展,詮釋著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