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1 作者:佚名 來源:滁州日報
連日來,在明光市澗溪鎮祝崗村小郎崗組的一片農田里,農民們干得熱火朝天。該村黨支部書記何綿武告訴記者,這些天大伙要趕著將農田連片改造后投放蝦苗。
“蝦苗一般是在四五月份投放,六七月就可以上市銷售了。之后,栽一季水稻,到水稻收割后,再養一季龍蝦。稻田為龍蝦提供了天然餌料和棲息地,養出的龍蝦個大味美銷路好。同時,龍蝦吃掉稻田里的害蟲,其糞便和殘餌又可為稻田增肥,稻谷產量提高且有機無公害。稻蝦輪作生產模式一年能收獲兩季龍蝦,每畝純收入2000元左右,一季水稻1200斤,由于是綠色無污染種植,每斤價格在1.5元,比市場價高3角錢,這樣每畝年純收入近6000元。”澗溪鎮昌俊家庭農場負責人許昌俊說,合作社和商販簽訂了銷售合同,小龍蝦的銷路不用愁,而且利益得到保證。
祝崗村地勢平坦,水源條件好,適合水稻生長。長期以來,村民們只是單一種植水稻,增收比較困難。要脫貧,就必須發展產業。經過認真調研考察后,祝崗村“兩委”決定進行農田改造發展稻蝦連作。截至目前,全村共有500多畝土地發展稻蝦連作產業,僅昌俊家庭合作社就流轉土地100畝,帶動村里貧困戶參與。照往年正常年景,每畝農田只種植水稻年純收入在1400元上下,發展稻蝦連作后年均每畝純收入在6000元上下。何綿武興奮地說:“明年,高標準農田基本成型,稻蝦連作規模化發展,再鋪路建農莊,城里的人可都要往這里奔喲!”
李元亮是祝崗村王中組的貧困戶。在他看來,“稻蝦連作”不用除草、不用打農藥,減少了開支,收入翻番了,勞動強度也降低了。帶著他的十幾畝地,李元亮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昌俊家庭合作社。他胸有成竹地說:“參加合作社有五大好處,統一購苗、統一管理、統一購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銷售,今年脫貧更有信心。”
為了讓貧困戶的擔憂減少、收入增加、積極性更高,合作社選派專人到外地學習稻蝦套養技術,邀請省、市水產專家進村舉辦農技知識講座,并組織養殖戶走出村學習外地先進經驗。
作為全國水產百強縣,近年來,明光堅持產業化經營戰略,依托良好的農業基礎與便利的交通條件,推廣“稻蝦連作”養殖模式,延長小龍蝦養殖業產業鏈,大力推動了生態農業發展,走出了生態扶貧的路子。
為加快促進龍蝦產業發展,明光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龍蝦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對連片規模養殖面積在300畝以上的農戶,由市財政分別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扶持;市水產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澗溪、潘村、女山湖等鄉鎮一線指導,積極推廣示范稻蝦連作養殖新技術,為農民養蝦增收提供技術保障。同時,還實行稻蝦連作獎勵政策,對畝均收入超過萬元的貧困戶分別獎勵了飼料和小龍蝦藥品。
目前,明光市稻蝦連作總面積已達到4000畝左右,通過稻蝦連作種養模式脫貧致富的貧困戶達到百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