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8 作者:佚名 來源:安順日報
初夏的奮箕沖村,晴雨有間,清風送爽。記者驅車行駛40多公里來到鎮寧自治縣本寨鎮奮箕沖村,一座座大山四面環繞,田間地頭成群的人正在忙著勞作,一派繁忙景象。
在奮箕沖村村干部劉勇洪的帶領下,記者沿著崎嶇小路來到了茶葉種植基地。“近年來茶產業發展前景良好,黨委、政府結合奮箕沖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積極引薦了江蘇茶產業外商:沐陽本寨苗木園藝場,大力發展茶產業。”劉勇洪告訴記者。
在種植基地,記者見到了江蘇外商張士芹,被太陽曬得黑黝黝的他正在地里對茶苗種植進行技術指導。見到記者,他高興地說起了來到奮箕沖村的感受,“其實,這里的土地資源很豐富,有富余勞動力,再加上當地政府的扶貧政策非常好,大力支持發展經濟有效產業助民增收,公司也有這方面的意向,就決定在這個小山村安定了下來,希望自己的到來能夠給當地村民帶來更大更好的發展,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現在正在種植茶苗120畝,預計年底就可以進行移栽,可栽種2000至3000畝,3年后進入出產期,待豐產以后,產值高達700至800萬元。”村干部馮昌凱告訴記者,村里大大調減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改種植茶葉,讓很多人行動起來。
在種植地里記者看見了很多村民,烈日當頭也抵擋不住他們的干勁,村民周正芬就是其中一員,她在本寨鎮脫貧服務計劃中屬于65歲以上的精準脫貧組,不必參加勞作即可參與利潤分紅,但老人家堅持要來和大家一起起地壟、種茶樹。她說,自己精神好得很,這些茶樹是貧困戶自己的產業,怎么也要來盡一份力,看到老人家精神抖擻,隨行眾人都干勁十足。
“今天有100多人在基地務工,一天80元的務工費,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村民韋正秀高興地告訴記者,她已經在茶基地種植茶苗有10來天了,由于缺資金,生活一直過得緊巴巴的,現在村里發展種植業,生活越來越好了。
奮箕沖村村干部告訴記者,在合作社開始發展茶葉產業以后,不僅改變了村里的傳統種植觀念,還帶動了閑置勞動力就近就業。現在發展的茶產業,有黑茶、綠茶,合作社采取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按照8:1:1的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最大限度保證了農戶的利益,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建設茶廠,開發深加工,積極組織人社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對茶農進行免費培訓,利用公司資源,打通銷售渠道,確保農戶的收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