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一個春耕季結束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農友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海波被曬得更加黝黑了:每天要開著車跑幾個鄉鎮,合作社社員能否在春耕季節打下一個好基礎,直接決定著今年新米的質量。
從農業門外漢到如今成為有機稻的“土專家”,回憶起這一路走過的風風雨雨,徐海波感觸頗多。2011年,長期在合肥從事農產品銷售的徐海波,憑借多年的銷售經驗,意識到人們對綠色、有機等優質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有了發展有機種植的念頭。2011年徐海波與妻子放棄在合肥的高薪工作,一起回到家鄉種植有機水稻,開始了艱辛的二次創業。2013年,徐海波先后成立了黟縣農友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黟縣有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在黟縣屏山村,徐海波流轉了1270畝土地種植水稻。選種、育種、插秧、管理……徐海波和妻子一起在土地上摸爬滾打,種起糧食。水稻生長周期長、油菜結籽率不高,為解決類似的技術問題,公司便成立農技團隊,并向農技專家尋求幫助;田間管理如何更高效,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單位能夠完成,就考慮如何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收獲季節,產品如何定價,銷往何處,這是市場渠道的問題,就要思考如何營銷。徐海波將問題分門別類,為每一個類別量身定制處理模式。
瞄準市場需求,徐海波采取綠色有機方式種植,把不同品種的農作物進行輪種,保障品質安全。種出的大米價格達到每斤6元,并打入合肥各大連鎖超市。徐海波還和他的團隊創新了營銷模式,充分依托黟縣生態和旅游資源優勢,把“有機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同時采取“專賣店+電子商務”形式,大力發展基于微信平臺的電子商務,銷路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打開。
優質水稻種植成功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徐海波堅持走差異化、品牌化發展之路。他注冊了“有農”品牌,通過對大米加工機械的改造,加工生產了營養豐富的“有農”牌胚芽米作為主導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他還通過電子商務、物聯網等手段,發展胚芽米的定制式種植,銷售實現了較快增長。截至2017年,徐海波流轉的土地規模達7015畝,涵蓋了2300多戶農戶,成為黃山市最大的優質糧油種植基地。在徐海波引導帶動下,當地農村能人也紛紛選擇流轉土地種糧食,目前黟縣優質糧油基地規模已達到2.1萬畝,帶動7000多戶農民增收。
徐海波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農業,先后購買了90多臺套農業機械,建立了從育秧、撒肥、耕田、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的全套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他帶領26家家庭農場、11家合作社成立了黟縣有農優質糧油生產聯合體,該聯合體被評為安徽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示范聯合體。
為鼓勵先進,公司每年還舉辦農機技能比賽,提升現代職業農民的操作技能。面對農業技術人才短缺、農業管理復雜等現實情況,徐海波對各項農事工作進行分段考核管理,以文字、表格、生產記錄等方式建立了水稻種植標準化動態管理制度。
為解決病蟲害統防統治難題,徐海波與技術專家合作,成立了專門的無人機植保服務隊,提高了勞動效率,農藥用量減少30%,確保了產品品質。他還對不同基地分別申請了有機認證和綠色認證,秸稈全部粉碎還田,冬季種植紅花草和油菜等綠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化肥使用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