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30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山西省大同縣聚焦產業扶貧,引導黃花規模化種植,完成政策兜底外貧困戶人頭至少一畝黃花的目標,實現穩步脫貧;同時,發展村集體經濟,集中資金、土地等要素抱團致富;還建立人才庫,吸引外出創業人才和本土人才進入村委班子,開辦“新農民夜!,為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山西大同縣就是其中的一個貧困縣。當地依托特色產業大同黃花,在夯實脫貧產業基石的同時,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貧困戶脫貧了,村集體也走上脫貧致富路。
目前,全縣村社一體合作社33個,覆蓋10個鄉鎮,種植黃花2.1萬畝,采摘期每畝毛收入5000元,每村每年平均增收318萬余元,極大提升農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
幫扶貧困戶
一人種一畝
今年開春,大同縣西坪鎮下榆澗村志海合作社理事長楊旗一個月時間就買進賣出800多萬株黃花種苗。楊旗說,“種植8年以上的黃花都可以疏苗掙錢,老百姓賣苗子一畝能掙萬把塊!
縣委書記王鳳瑞感慨地說:“2011年剛到縣里時,一株苗8分錢都賣不動,現在3毛錢一株,還很搶手!
大同黃花全國聞名。但長期來,因為種植黃花周期長見效慢、采摘期短勞力不足、晾曬場地不夠等困難,始終沒有規模化。
近幾年,大同縣在產業引導上全面發力,黃花種到哪,水利機井就打到哪,晾曬用的水泥場地就修到哪,農業保險、技術指導、烘干設備購置等政策補貼跟著老百姓需求走,黃花種植井噴式發展。
據統計,2010年全縣黃花可采摘面積不足萬畝,現如今,種植面積已達14.5萬畝,其中6萬畝進入采摘期,產值增加了3.5億元,形成倍加造、西坪兩個萬畝黃花片區,3個萬畝鄉鎮、3個5000畝鄉鎮、18個黃花專業村。
“采摘期畝均收益在萬元以上,種黃花就像種黃金,穩步脫貧!秉h留莊鄉興勝村老黨員李玉喜動員子女齊上陣,一口氣種了370多畝黃花。“縣委王書記到村里開黨群座談會,兩個多小時算投入講產出,把政策扶持講透了,說得人心直癢癢!
“其實農民思想并不保守,只是想保險!笔∥N、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說:“農產品成于規模,規模越大,品牌效果越明顯,大同縣充分發揮組織力,做好種苗、灌溉等基本農田配套,解決加工銷售難題,讓老百姓真正感覺到保險了,才匯聚起干群齊心的磅礴力量!
2017年底,大同縣通過貧困戶參加合作社、村支部幫扶等形式,實現3.3萬貧困人口種植黃花4.3萬畝,完成政策兜底外貧困戶人頭至少一畝黃花的目標。
村集體抱團
種好公家田
“貧困戶脫貧了,村集體也要脫貧”,興勝村黨支部書記武斌不甘落后,“去年我們村集體種了150畝黃花,今年流轉土地再種50畝,有了這200畝黃花,村集體一年最少收入100萬元。”
在倍加造鎮任家小村,望著綿延1000畝的簇簇綠色,村支書劉海云豪情萬丈,“這輩子腰桿從沒這么硬氣過”。
“村集體組織沒有錢,經濟力量弱,影響服務群眾的能力。相當一部分村組織靠欠債做事,時間一長,債臺高筑,容易陷入惡性循環!蓖貘P瑞說,依托黃花主導產業,大同縣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狠抓村集體經濟發展。
去年4月,倍加造鎮9個村集體出資207萬元組建“聯贏強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在任家小村流轉土地1000畝,全種上了黃花。執行董事、經理劉海云說,“盡管去年春旱,但水利上打了3眼機井,再加上精心管護,成活率在80%以上!
入股的錢從哪來?倍加造鎮毗鄰大同市區,有6個村子用的是占地補償款,其余3個村靠集體土地流轉收入!坝械拇寮w賬上有點小錢,但沒適合種黃花的水澆地,有的是有地沒錢,大家抱起團來,集中資金資源,揚長避短,共同致富。”鎮長程葉生說。
劉海云介紹,雖然黃花種植到第三年才有收益,但精心管護,今年能有小部分收益,大約畝均500—1000元左右,明年每畝可收入5000元,各村集體每年可增收25萬元。到2020年黃花進入盛產期,各村集體每年收益將增長至35萬元。
在收益分配上,留足發展資金外,各村可提取部分收益發展村內公益事業。劉海云說,“黃花種植是集體經濟的一期工程,等有了家底就可以多元經營,搞黃花加工,組織勞務輸出等!
大同縣堅持找準各鄉村優勢和特色,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旅游則旅游,村集體經濟在黃花、經濟林、蛋雞養殖、景觀農業、田園綜合體建設上齊發力。
在周士莊鎮,2017年起主抓林業結構調整,生態林經濟林同步發展,實施采涼山萬畝檳果基地項目。三十里鋪村栽種經濟林1654畝。其中,村集體1100畝,包括檳果、西梅李、雞心果、寒富蘋果、蘋果梨、蜜寒桃等品種。
“全種的是帶土丘的大苗,明年就可以掛果,后年盛產期畝均收入3000元,村集體進賬300多萬咧!贝逯跤窠鹋d奮地說,過去村集體沒膽氣,總把土地流轉出去讓別人種,現在鼓勵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村集體有責任種好“公家田”。
村村辦夜校
能人回家鄉
村集體經濟要發展,找到好產業還不夠,必須有能人。
大同縣抓黨建促發展,縣鄉村層層懇談會招人才回家,建立956人的農村外出創業和農村本土人才庫。去年換屆,178名在外人才進入“兩委”班子,有92名本土人才進入了新班子,一批政治上堅定、肯干事、能干事的優秀人才為村子注入了活力。
峰峪鄉徐家堡村支書白繼躍本是冊田水庫退休職工;卮逡院,被組織動員當了黨支部書記。短短幾年時間,帶領22名黨員干部挨家挨戶幫貧困戶、留守老人栽種黃花、修水渠、采摘黃花。2017年全村黃花總收入達160萬元,不僅脫了貧,更成了遠近聞名好村子。
今年春天,白繼躍依托縣里的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組織群眾給村集體種植200畝黃花,“未來三年村集體收入能有100萬元,一般30萬元就是個好集體了,村里辦事再也不愁錢了!
“縣域經濟發展不到一定階段,很難吸引外地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優先用好本地人才就是關鍵!蓖貘P瑞說,為強化鄉村內生動力,提升造血功能,大同縣所有行政村均開辦“新農民夜!。王鳳瑞帶頭,農委、黨校、黃花辦、扶貧、紀委、土地負責人還有優秀村支書代表全都上講臺,從十九大精神到村級黨建、合作社規范運作、土地流轉與確權,講的都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最緊要的事。
今年4月初,大同縣引進大連冰山集團,利用先進的真空冷凍干燥保鮮技術進行黃花深加工,改變傳統晾曬,實現全營養、原生態、高安全,大大提升附加值。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加工鮮黃花可達3240噸,凍干黃花405噸。
促成項目落地的,正是大同籍的倪育進,“我們公司考察了全國的黃花市場,發現大同黃花色黃味美、角長肉厚、一花七蕊,食藥花特性兼具,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作為大同人,我也很樂意回家鄉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