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4 作者:佚名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一、搭建高位平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圍繞生姜、大蒜、桃等優勢產業,重點提升萬興、泰豐等一批骨干企業,壯大凱瑞山楂、五福茶葉等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培育一批萊蕪黑豬、桃等產業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168家規模以上(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其中市級龍頭企業138家,省級龍頭企業18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達到26家,加工能力是本地農產品產量的2倍以上。農產品由原來簡單的粗加工拓展到現在的保鮮、腌漬、脫水、速凍等多種加工工藝,開發出姜片、姜湯、姜酒、黑蒜、丹參茶等精深加工產品200多種和3大系列特色畜禽產品。今年1-4月份,農產品出口100566萬元,其中深加工農產品出口53977萬元,同比增長2.1%,以占全省1%的耕地創造了全省12%左右的蔬菜出口額。
二、優化區域布局,現代農業園區化水平加快提升。進一步擴大“糧改飼”范圍,加快整體推進1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加快建設“三園三區”,規劃建設一批產業集聚、要素整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全國、省級、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分別達到7個、13個、30個。建成中西部姜蒜、汶河南岸精細菜、五龍口食用菌、東部黃煙白花丹參、北部林果和南部特色山楂等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優勢產業板塊,一批產值高、效益好的高檔蔬菜、特色果品、苗木花卉、精品漁業、觀光農業園區基地逐步形成。像萊蕪市萊城區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把示范園區打造成精品旅游采摘示范園區,由最初的54戶發展到217戶,入社股金由10萬元增長到300.53萬元,年銷售收入由200萬增加到800萬元,年可分配盈余由3萬元增加到46萬元。
三、保障農產品安全,優勢農業標準化水平逐步攀升。建立生姜等特色農產品標準創新平臺,重點制定萊蕪雞腿蔥等地方名菜品牌標準。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開展省市農業標準化基地創建。先后制修訂農業標準70余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省標準22項,創建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25個,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達到256個。按照“龍頭企業+標準+農戶”等生產模式,鼓勵成立特色農產品質量保障聯盟和產業聯盟,鼓勵建立特色農產品質量保障聯盟和產業聯盟,成立萊蕪市草莓產業聯盟、生姜加工協會、食用菌質量聯盟、櫻桃質量聯盟和山楂質量聯盟。像食用菌質量聯盟,實施“合作社+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借力優勢農業聯合體,積極發展公共平臺,打造特色產品品牌和形象品牌,建立“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產業鏈合作創新機制,產品覆蓋全省600家十八樂超市,在北京、沈陽、濟南、鄭州、青島設有直銷網點。
四、實施創新驅動,打造特色現代產業集群動力引擎。遵照“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好企業(合作社),振興一個新產業,致富一個地方”的發展模式,精準引進一批“農字號”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借助“星期日工程師”平臺,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柔性引進高端人才智力,加大儲備引進青年人才力度,積極招攬一批“高、精、尖”技術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引進千人計劃2人,萬人計劃1人,國家杰出青年1人和工程院院士1人。落實“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求,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實施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放大國家特色蔬菜技術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山東省蔬菜創新團隊萊蕪綜合試驗站高端平臺效益,扶持萬興、泰豐、萬邦、嬴泰等農業龍頭企業不斷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新建提升一批國家級、省級企業研發平臺,不斷提升對各類人才的吸引、集聚能力。全市現成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如萊蕪市裕源食品有限公司,與科研院校建立密切的產、學、研關系,成立“裕源姜蒜制品研發中心”和“裕源博士后工作站”。
五、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高端品牌集群加快建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精準農業、智慧農業。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農產品電商平臺。萬興、泰豐、東興源、萬邦等公司內部通過公司官網、產品網、微博、微信、公共平臺等進行品牌宣傳,外部通過百度、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平臺積極發展線上線下客戶,“姜老大”、“大南山”、“賣姜翁”、“裕華源”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先后創建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名牌農產品和馳著名商標10個以上。萊蕪生姜、黑豬榮獲省農業廳等部門評選的全省區域公用品牌,成功推選出9個省級知名企業品牌,21家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產品品牌被遴選為“萊蕪市首批市級農產品品牌”,有10家企業產品先后獲得展會金獎產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