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4 作者:佚名 來源:宿遷市扶貧辦
從小患小兒麻痹癥,他成了殘疾人,但卻一直沒有放棄。如今,他自主創業實現脫貧致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開辦的服裝廠吸收就業人員15人,其中有兩名低收入群眾。他,就是“脫貧達人”張祥。
5月25日,筆者在張祥創辦的沭陽縣超凡服裝廠看到,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制衣服,忙得熱火朝天。“我們廠訂單充足,這批訂單發貨時間比較緊。”張祥一邊說、一邊查看衣服的質量。
今年50歲的張祥是沭陽縣吳集鎮航河村人,學習過服裝制作,已經從事服裝行業30多年,從服裝設計到服裝裁剪制作加工都懂。2013年,他初次開辦服裝廠失敗,一年虧了15萬,家庭陷入貧困。
沮喪之后,張祥在家人鼓勵下重新振作,“如何帶領全家擺脫貧困”成了他經常思考的問題。2015年,他去浙江杭州的服裝廠打工,學經驗、找門路,立志要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2016年,他回到宿遷籌集10萬元資金,創辦了航河服裝廠,招收9名工人,主要進行服裝加工,訂單來自南京、杭州等地。
為了服裝廠的發展,張祥經常到外地跑業務。張祥不懼殘疾拼搏創業的精神感動了不少客戶,他們紛紛給予張祥一些合作機會,張祥則用優質的產品讓客戶們滿意,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逐漸建立。
“2016年我在航河村重新開辦服裝廠,這兩年生意不錯,后來我把服裝廠搬到鎮上,改名為沭陽縣超凡服裝廠,增添了設備,按目前的發展狀況,一個月產值能有10萬元左右。”張祥說。
致富了的張祥不忘回報社會,幫助貧困村民。有些工人剛進服裝廠時什么都不懂,張祥就讓老員工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使用電動縫紉機。“我是去年11月過來的,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家庭經濟狀況也不好,經朋友介紹來這邊做縫紉工。剛來時縫紉技術不熟練,不過張老板人很不錯,安排人教我,漸漸我就熟練了,現在一個月能拿2500元以上。”員工魏從麗對目前的收入很滿意。
“我能成功創業,離不開鎮里的支持。”張祥說。吳集鎮扶貧專干劉曉亮告訴記者:“張祥之前欠債較多,加上個人身體原因,被認定為建檔立卡低收入戶。2016年,他創業開辦服裝廠,鎮里得知后,幫他聯系了小額扶貧貸款,給予資金扶持。兩年來,他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部分村民就業,成為我鎮創業脫貧的典范。”
“既然選擇了創業,我就有信心、有決心堅持下去,我們殘疾人創業不是難圓的夢。下一步,我打算繼續擴大服裝廠規模,爭取產量質量雙提高,增加工人收入。”張祥說。對于未來張祥充滿信心,雖然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但他覺得非常充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