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王念、農冠斌
人們常常用“家徒四壁”這個成語來形容貧困狀況。在廣西合山市嶺南鎮溯河村下村屯,貧困戶譚羅斌家的老房子連“四壁”都沒有,只有三面黃泥夯成的土墻。曾經,老譚對擺脫貧困毫無信心,整天沉溺酒中,村里人戲稱他為“老酒譚”。
說起前些年的事情,46歲的譚羅斌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宅為什么只有三面墻?因為當初建房子時有一面墻是靠著鄰居家的,幾年前鄰居拆舊房蓋新房,譚羅斌家沒有能力同時改造房子,其中的一面墻就沒有了。從那以后,老譚夫婦擠在里屋將就著住,兩個女兒上學住在學校,周末都不愿意回家了。
如今,已經出嫁的女兒反倒常常回家,老譚很高興,因為他們的家完全變了樣。領著記者一間一間看新居,老譚頗為自信:兩室一廳帶廚房和衛生間,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置辦齊全,做飯用的是液化氣……“電視機是政府送來的,其他家電都是自己買的。搞扶貧產業掙了錢,東西一件一件添置起來了。”
看完新居再看他家的“產業”:豬圈里有18頭豬仔,2頭母豬;兔籠里養著20只兔子;菜地里的韭菜漲勢喜人。
老譚給記者算了收入賬:去年出欄25頭生豬,每頭1000多元,兩批肉兔和幾茬韭菜又有近4000元。夫妻兩個人一年3萬元上下的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譚羅斌家幾年間發生的變化,下村屯的鄉親們都看在眼里。過去老譚因嗜酒聞名鄉里,哪里有酒喝就往哪里跑,幾乎每天都醉眼惺忪,大家私底下稱他為“懶漢貧困戶”。幫扶干部到他家商量發展脫貧產業,還送去了大米食用油,他卻瞇著眼睛問能不能送點酒給他喝。
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合山市探索開展“扶志脫貧爭先鋒”活動,從“思想、志氣、信心、心靈、智力”五個方面著手,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市、鎮、村三級“扶貧小分隊”把譚羅斌列為重點幫扶對象,反復上門宣講扶貧政策,扶持發展蔬菜種植和養豬養兔,有針對性地激發譚羅斌的脫貧信心。
譚羅斌漸漸地認識到當貧困戶并不光彩,思想通了,有干勁了,從前那個被人嫌棄的“老酒譚”很快就變了。2016年底,通過危房改造,譚羅斌一家告別“三面墻”搬進了新房。老譚帶記者去看了還沒有拆除的“三面墻”老房子,感慨地說:“住在這種房子里,賴著吃低保,女兒都不好意思帶女婿回家。”
合山市委書記莫蓮說,在一些貧困戶身上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就像無形的“三面墻”,擋住了脫貧致富的腳步,必須破解不想脫貧、不敢脫貧、不能脫貧、不望脫貧、不會脫貧五大難題。有了脫貧志,才能有“精氣神”。
譚羅斌家的新房子目前雖然只建了一層,但通往二層的樓梯已經提前建好了。他告訴記者,眼下的心愿是爭取多掙錢,盡快把第二層樓蓋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