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紅色之都崛起綠色金融
——農行貴州省遵義分行服務“三農”紀實
吳國霞 張莉 本報記者程鴻飛 肖克 劉久鋒
黔北大地,綠意浸染。仲夏時節的貴州省遵義市,紅色之都煥發勃勃生機。
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地方,更加火熱的是農行遵義分行緊跟國家政策,先行先試,不斷創新金融產品,為紅色城市實現“三農”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截至去年年底,農行遵義分行“三農”貸款余額148.3億元,較年初增加14.4億元,“三農”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60%。“茶葉貸”“醬香貸”“椒農貸”等為代表的系列遵義特色農業金融產品包,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標志。
構筑支農金融體系
因“三農”而生,因“三農”而長,因“三農”而強——農業銀行是新中國設立的首家專業銀行,是我國唯一以面向“三農”為特色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國家金融體系中始終扮演著“涉農金融服務主要提供者”的角色。
履行國有大型銀行服務“三農”重任,發揮主渠道和“國家隊”的作用,農行遵義分行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以支持現代農業為主線持續加大對農戶貸款的投放力度,以深度貧困地區為著力點切實做好精準到戶金融扶貧工作。
農行遵義分行辦公室主任肖凡介紹,近年來,遵義分行以支持“三農”為己任,在信貸規模配置上,凡是投向“三農”的項目優先、全額滿足;在利率執行上,凡是用“惠農脫貧貸”投放的項目執行人民銀行基準利率。
言必行、行必果。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依托地方政府扶貧規劃項目,農行遵義分行對“政府增信”模式下的貧困農戶、產業鏈上下游的貧困農戶、扶貧項目上的貧困農戶,實施產業金融扶貧。通過與農戶小額貸款、養老貸、美麗鄉村惠農貸、“惠農脫貧貸”等信貸產品進行對接,力爭2018年投放9億元以上精準扶貧貸款,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8700人以上。
按照“一縣一特色”要求,圍繞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如烤煙、茶葉、生豬養殖、蔬菜種植等,加強與遵義市農業擔保公司合作,全信用貸款方式解決抵押瓶頸問題,積極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農戶。
“今年,遵義分行將確保各項貸款余額310億元以上,年增量不低于60億元,其中‘三農’貸款投放在20億元以上。”農行遵義分行扶貧金融部總經理羅江兵說。
探尋強農金融路徑
在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進程中,農行遵義分行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積極支持糧食生產,助力龍頭企業騰飛,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傾力托舉現代農業中國夢。
茶鄉湄潭,盡管明前茶的采摘已經結束,但怡壺春茶葉公司的車間依然忙碌著。這家原本在當地名不見經傳的小茶企,經過幾年的發展,成為當地響當當的品牌企業代表。
“要不是農行的信貸支持,我現在可能還在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坐在廠區寬敞的院壩里,一頂遮陽傘下,幾杯新綠,企業負責人和記者聊了起來。
農行始終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視為服務“三農”的重要著力點,將金融產品融入產業鏈,為龍頭企業提供全方位、立體式金融服務,并帶動上下游農戶增收致富。在農行持續有力的金融助推之下,怡壺春、蝦子辣椒、醬香白酒等一大批知名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推動遵義農產品加工行業踏上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
余慶縣自然條件嚴酷、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來源匱乏,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弱勢地位十分突出。截至目前,余慶縣還有4526戶10681人建檔立卡人口未脫貧、11個貧困村未出列,脫貧攻堅工作形勢依然嚴峻。余慶支行以“農行+公司+政府風險補償+農戶”的模式對余慶縣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當地的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中合作農戶為重點支持對象,由余慶溫氏公司推薦其合作養殖農戶到我行申請貸款,銀行根據推薦名單會同養殖戶所在村干部進行現場調查,完成貸款農戶準入調查確認,貸款發放后采取部分凍結逐步解凍的方式進行行動資金監管。截至2018年3月底,余慶支行共支持溫氏合作養殖戶70戶,總養殖規模5.56萬頭,已實現出欄24戶,出售商品豬18353頭,實現銷售收入3854余萬元,累計已實現利潤414萬元,每戶約實現17.25萬元利潤。
創新富農金融產品
遵義作為革命老區,農行把助力革命老區經濟振興、農民致富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大金融資源投入,發揮金融杠桿作用,支持當地優勢產業發展,扶助老區農民致富。
為了農民致富,1000多農行人踏遍黔北大地。他們一心為農,無論春夏秋冬,任憑風霜雪雨,長久奔波于田間地頭只為將金融服務送給農民兄弟。
山路十八彎。山中出現一處秘境,這里是余慶支行傾力支持建設的余慶坊。山高、林密,一棟棟黔北風格的民房橫臥其間,舒心的空氣、養眼的色彩讓人心曠神怡,恍如隔世。
余慶支行負責人介紹,余慶坊力主在老百姓“不離土、不離鄉、不離業”的情況下,將農戶閑置住房、庭院挪出來,實施改造,服務現代城市居民;將閑置農田連片集中規劃成農耕體驗區。
“通過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嫁接融合,將傳統村落打造成為可居、可食、可體驗的鄉居生活綜合體,讓游客享受散發鄉土氣息和農耕韻味的鄉村懷舊生活,讓農民不離故土變農商,不離田園變小康。”余慶支行負責人介紹。
遵義分行在對全國最大的辣椒專業批發市場——蝦子辣椒市場開展服務時,促成了由會員出資的互助基金成立,用于幫助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社員。在此基礎上,播州支行以多戶聯保、抵押擔保等方式,通過“農行+合作社+農戶+互助合作基金”模式,累計發放3600萬元貸款,支持辣椒經營戶生產經營。去年蝦子鎮的辣椒市場年交易量達6.5萬噸,交易額達12億元。
有了信貸大力支持,辣椒經營戶和種植戶們也開始走上了致富道路。一位經營戶向記者表示:“在農行550萬元貸款的支持下,我建起了辣椒庫存冷凍庫,經營逐漸擴大,去年實現銷售收入3015萬元,實現利潤300余萬元。”身為種植戶的姚光純也對農行信貸支持的好處有著很深的體會,“在小額貸款的扶持下,僅去年就經營銷售辣椒150萬斤,獲利170多萬元。”
搭建惠農金融平臺
如何讓廣大農民在村里即可享受與城市人一樣的平等金融服務?歷經多年執著探索和不懈付出,農行遵義分行創造性地推出一系列金融服務,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村級層面,有效解決了農民的“金融排斥”問題,充分踐行了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貧瘠山區;不管是在鄉鎮所在地,還是在村級服務站點……農業銀行都將金融服務機構開設在了農民的家門口,使他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現代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將自身網絡優勢與互聯網金融有機融合,著力構建廣覆蓋、多元化、全天候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農村“取現難”“結算難”等問題,創造性地探索出一條高效率、低成本的農村基礎、普惠金融服務的新路,成功打造了農民就近享受基礎金融服務的便利銀行。
遵義分行在2017年惠農通工程互聯網化升級的基礎上,加快惠農通工程新型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向農村地區推廣應用,搶占掃碼市場,讓客戶“綁農行卡、掃農行碼、上農行平臺、享受農行現代化線上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和服務“三農”能力。
針對惠農通服務點周邊農戶的小額現金存取需求,遵義分行主推基于二維碼的面對面轉賬功能,提供更便捷的移動助農存取款服務。通過全面提升惠農通服務點的普惠金融代理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為惠農通服務點有效聚集人氣,提升獲客創收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