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3 作者:佚名 來源:九江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5月17日,55歲的曹愛新正在為雞添飼料,清掃雞舍,看著在眼前啄食的雞群,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曹愛新是新港鎮竹林村村民。1983年,20歲的曹愛新與丈夫周雍政喜結連理,因夫妻二人都是殘疾人,生活只能靠四處打零工維持。在隨后的幾年里,伴隨著3個孩子的相繼出生,本就艱難的生活更是捉襟見肘。看著丈夫日以繼夜的勞作,看著家中3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曹愛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她起早貪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工作。然而,面對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她和丈夫微薄的收入無疑是杯水車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逐漸滑入貧困戶之列。
脫貧致富的夢想始終激勵著曹愛新,在困難面前,她從未放棄。懷揣脫貧致富夢想的她看準了養雞項目,但是苦于家庭貧困,缺乏啟動資金,這個想法遲遲沒辦法實現。這時,區殘聯扶貧工作隊和鎮村幫扶干部主動上門服務,結合實際情況,為她提供雞苗、啟動資金等幫助,并提供了3年共計10萬元的產業幫扶基金,幫助她解決了發展養雞產業的首要困難。
“黨和政府對我們困難群眾這么關心,給予了這么大的支持,我一定得干出一番事情來。”說干就干,曹愛新在家門口的前院搭建了簡易的雞棚,開啟了自己的養雞致富夢。養雞的活又臟又累,但她卻毫不顧忌,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為雞添飼料,清掃雞舍,深夜要到雞棚轉幾圈,觀察雞的生長情況。為幫助曹愛新解決技術上難題,幫扶干部還專門請來養雞技術指導員對她進行指導,并免費提供疫苗。憑著一股子不放棄的干勁,從陌生到熟悉,從熟練到精通,曹愛新的養殖技術進步飛速,她的養雞場逐漸走上了正軌。
“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我的思想不殘疾,相信只要勤勞加苦干,脫貧致富夢一定能實現。”曹愛新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通過努力,她終于獲得了回報。在扶貧干部的宣傳下,找曹愛新買雞蛋、雞仔、老母雞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每個月收入基本可以保障在3000—5000元。
如今,摘下脫貧帽的曹愛新又有了更大的夢想:“擴大規模,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一個靠自己辛勤的勞作改變全家命運的強者,不僅戰勝了命運的不公,還贏得了鄰里鄉親的交口稱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